中国测绘丨陈利:经营企业就像攀登一座永无止境的山峰

行业动态 地图标注中国测绘丨陈利:经营企业就像攀登一座永无止境的山峰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地图标注


本文内容摘自2021年第6期

2020年4月至11月,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了2020年国家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抽查对象包括甲级测绘资质单位在2019年完成的以倾斜摄影为主要技术手段完成的三维建模项目成果等。在抽查的40个项目成果中,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润科技”)被抽检项目以98.13分排名第一。这不禁让人好奇,这家在1999年于三秦大地注册成立的地图标注企业,为何能在抽检中拿到如此高的分数。

天润科技总裁陈利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武汉大学)毕业的天润科技总裁陈利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位还有着教授级高工、陕西省地图标注产业协会会长、地图标注理事、陕西省政协委员等诸多身份的天润科技“大当家”,知性大方,交谈中,又让人感受到她缜密的逻辑与严谨的态度。

从1999年成立至今,陈利带领天润科技走过了22年的时光。陈利形容经营企业就是登山,每上升一个高度,都要休整准备,重新向更高的目标出发,但是这是一座看不到顶的高山,他们永远在攀登,因而需要她步履不停。采访中,陈利讲技术、谈发展,不时有员工从办公室门口经过,谈论着一些工作,公司轻松愉快的氛围可见一斑。

2001年

天润科技获得乙级测绘资质,是陕西第一家获得该资质的地图标注民营企业。

2005年

天润科技开始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

2006年

天润科技获得甲级测绘资质,同样是陕西第一家获得此资质的地图标注民营企业。

2007年

天润科技参加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2012年

天润科技进行股份制改革,更名为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

天润科技成为陕西第一家新三板挂牌的测绘地图标注企业。

2016~2017年

天润科技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生产规模与业务。

2020年

天润科技研发出了一款重量级产品基于三维数字地球的三维城市信息模型(CIM)互联网发布平台。同年,天润科技实现逆势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8%。

2021年

天润科技正在申请进入新三板精选层。

稳中有进,进中向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工作经常“南下”的陈利体验到改革开放的活力与创业浪潮,加之测绘地图标注行业市场化开放的契机,于是在1999年,她招聘了七八个人,租了几间办公室,凭着一股热情,创立了公司。就这样,天润科技起步于测绘地图标注获取和处理。

“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虽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心里有小火苗一直在燃烧,就试试吧,就这样一直走下来了。”陈利说。

陈利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人,赶上了发展的机遇。但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试错、纠错、校正。实际上,回顾天润科技走过来的这二十多年,扎扎实实,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陈利总结,天润科技的节奏是两年前进一小步,五年前进一大步。“改革开放的40多年也是测绘地图标注产业快速发展的40多年,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农业、工业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都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很多的机遇。当然,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陈利是一个务实的人,这样的风格也带到了企业的经营中。“把每一件事实打实做好,认认真真做到位。多和用户沟通,不能向用户夸大其词,做不了的事不说,说到的事情要做好。”

虽然陈利自称她和团队比较倾向“稳定”发展或许会有些保守,不对所有的项目来者不拒,对于低附加值、回款难的项目,他们非常谨慎,不将数字和规模当成唯一的发展动力。

实际上,天润科技这些年来一直都在稳中有进,进中向好。这中间,突破与改变必不可少。

陈利很清楚,企业发展有其自然规律,也有其社会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要有不同的管理、技术、团队、市场、销售体系相配合。2020年,天润科技将企业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变成了矩阵式的管理方式,实现扁平化的管理。自我突破,实现裂变。

“我开玩笑说,在我们还是一家中小企业的时候,我们是一艘小船,船上的每一个人都身怀绝技,每一个人都是英雄。要成为一艘正规军舰,就得按军舰的方式管理,要有舰长、大副、二副、水手,还得有护卫舰、巡洋舰,这样才会有战斗力,才能打胜仗。所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要有整体思想观念的提升。”陈利笑着说。

现在,天润科技汇集了一批掌握现代测绘地图标注高新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硕士、博士、从中级到高级工程师数百人。在硬件上,配置了专业技术和现代化测绘地图标注仪器设备,搭建了一支极具创新能力的软件研发团队。

近年来,天润科技致力于发展三维地图标注技术,自主研发了一系列三维建模的工具,形成了一整套的三维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应用解决方案,并且在诸多项目中得到应用。

拓展第二生命曲线

天润科技的发展求稳,并不意味着慢。“只要经营企业,就不能待在舒适区,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要拓展‘第二生命曲线’。”陈利向记者说道。这些年来,天润科技不仅在航天、遥感领域延伸,还在地图标注应用与服务上下功夫,同时也在地图标注的数据生产与数据处理等主要业务方面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全公司整体的竞争力。

陈利认为,三维地图标注的获取、处理、应用、服务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标准规范的制定到数据获取的手段、数据的处理、应用的方式以及更新的机制,甚至此后拓展三维数据在整个社会的服务,都是如此。

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测绘地图标注行业,转型的不仅是测绘产品,还包括测绘地图标注的理念。过去注重比例尺、符号化、综合取舍,以后会更加注重精度、粒度(三维表达)、分辨率、可视化(三维模型)。在这个基础上,下一步的发展侧重地图标注技术与地图标注技术、各类算法相结合,进而进行仿真、模拟、预警和服务。

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技术与手段,甚至理念都在发生变化,产业的发展也将实现巨大的提升和飞越,产生新的产品、服务模式和市场空间。简而言之,就是将各类传统静态的地图服务方式进行革命性的改变,今后将会是三维的、实时动态的、可视化的和各类社会与经济等要素融合的、地图标注的、全新的地图产品和应用。这就是天润科技所追寻的第二生命曲线。

因而,天润科技一直关注三维地图标注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很多技术最开始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们搭建起了自己的地图标注三维服务产业链。

陈利认为,要重视创新与新技术,但不能“迷信”。“新技术会有创新的所在,但也会有它的短板。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其他方面补齐这个短板。我们不仅在硬件上有很大的投入,在软件上,我们同样进行了很多投资。软件是看不到的,但是软件投资的收益是长久的。”近些年来,天润科技每年都会将营收的10%投入到研发上去,陈利介绍。

现在,天润科技已自主研发了三维信息模型平台,又通过一年多的时间进行了数据整合。陈利希望能有更多的行业及城市应用该平台,互联网用户通过该平台在线注册并发布、更新,实现城市三维模型在互联网的开放、共享服务。在她的设想中,这有可能成为一个互联网城市三维模型的特色应用平台。

天润三维信息模型平台界⾯

除了研发三维地图标注平台,天润科技还尝试了很多应用和服务模式,尤其在智慧城管、智慧林业、智慧县域、美丽乡村、自然资源等方面。

比如连续十多年维护了浙江某区域的地图标注中地图标注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天润科技在该项目维护的重点已经不仅是动态更新。“更重要的是,实现该平台与各政府部门的共享,为当地20多个局委办提供共享服务。真正实现开放的、共建共享的、实时的、动态的联动。”陈利解释。

“从产业的服务上来说,企业不断创新、探索才能具有竞争优势。首先要保障每一件产品与每一个项目的质量,同时一定要诚信,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来一个正能量的品牌。这很简单,也很难。”项目中天润科技也一直在改进服务意识,将被动的服务方式变为更加主动积极的服务方式,想尽办法为用户解决更多的难题。“在技术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之后,与客户的沟通协调更为重要。现在不同于过去,只提供一张图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希望在满足用户合同需求的同时,帮他们解决更多的痛点问题,提升用户工作效率,为他们的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

不久前,天润科技中标了某市三维地图标注建设的项目,该项目只有五个标段,天润科技排名第一。在2021年春节后,他们还中标了香港三维地图标注建设项目,项目正在进行中。与此同时,天润科技还参与了实景三维中国标准、规范的制定。

在三调、灾害普查以及生态环保、农业等国家大型项目中,天润科技也不会缺席。在陈利看来,这也是企业通过参与重大项目对国家政策进行深入了解、学习的一种方式。

企业与员工是相互成就的

无论是把经营企业比作攀登一座看不到顶的高山,还是拓展企业的第二生命曲线,这其中都少不了一个关键的因素——人。管理中,陈利更是注重“以人为本”。她一直坚信,企业为员工提供发展的舞台,员工的努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与员工之间是相互成就的。

“发掘人才、管理人才,要用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我们不仅聘请了人力顾问,我自己也一直在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作为“学习型”管理者,陈利的案头放着各类书籍,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人力资源类的书籍。

人才培养上,陈利总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帮员工规划、发展,她对管理团队有一个要求,要求他们帮助基层员工学习进步。她认为,当员工完成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员工得到成长,企业也相应得到成长,这就是企业的成功。

她乐于给员工提供机会,帮助部分员工继续到高校进修。她还注重员工在项目上的成长。“我们每完成一个项目,都要比上一个完成得更好。当我们接手一个项目的时候,都要进行设计评审、方案评审。同时,还要考虑为员工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这就意味着同类型的项目我们会采用更多的技术方案和新设备,并让不同的员工进行历练。”

“对我来说,每个月的头等大事就是发工资,绝对不能耽误员工的工资。”“我是这样认为的,企业的成长如同一个孩子的成长,不要揠苗助长,也不能病态发展,一定要健康地发展。让员工能成长、能学习。”对公司员工,陈利是抱着“家长式”的操心。

陈利的“良苦用心”,也总能得到员工的“回馈”,她直言,自己常常会因天润科技员工感动。有时遇到加急的项目,一个部门连续加班几天,其他部门的人员会主动调整自己的工作,为该部门提供帮助。

2020年疫情期间,员工更是发挥了主动性与积极性。春节假期一结束,天润科技的员工就开始居家办公,做研发、做项目,期间他们还协助陕西省疾控中心完成了疫情防控平台。陈利记得很清楚,2020年3月下旬,各公司员工可以分时段、分批次复工复产,但是有的员工居住小区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暂时封闭,有些员工主动申请将计算机运回家,居家办公。

居家办公期间,网络会议、网络培训成为大家工作中的家常便饭。让陈利动容的是,很多天润科技的年轻人,将自己的项目、自己所擅长的业务做总结并在企业微信与同事分享。陈利形容那段时间是“大家经常在网上嗨一下,工作起来很快乐”。

等到四月份正式复工复产,不断有项目找到天润科技。在2020年年终会上,听着员工对2020年点点滴滴的回顾,陈利十分感动。

业余时间,陈利还带领企业员工参加了诸多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了数场扶贫助困、援疆援藏、抗震救灾、扶贫助学、宣传测绘法、赴秦岭捡垃圾、宣传环境保护等活动。

作为陕西省政协委员,对于“感恩”“回馈”,陈利有更深的感触。今年4月,她参加了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开展的“缅怀先烈学党史、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陈利自己主动读了好几本有关党史的书。“很有感触,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怀着知足的心态去发展,回馈社会。”陈利说。

近年来,面对科技和互联网巨头的陆续入局、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的发展融合……陈利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一方面她认为企业要练好功夫,“这些年来,变化非常大,‘乱世出英雄’。机遇越来越多,在这个时候更要拼实力。要有适应变化的能力、跟得上时代的能力,这需要下功夫,所以,还是要脚踏实地把每一件事做好。”

同时,陈利也强调合作共赢,她说“现在很多项目都不只靠地图标注一个行业完成,需要我们和政府部门沟通,和HBAT融合,与各类运营商合作……地图标注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要以开放、共享、融合的方式,真正地为整个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

文 / 本刊记者 公海燕图 / 受访者提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地图标注)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