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5G,创造新动能 |《中国测绘》杂志2月刊抢先看

行业动态 地图标注北斗+5G,创造新动能 |《中国测绘》杂志2月刊抢先看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地图标注

两大国之重器相融

驱动时空应用变革

2021年第2期封面

目 录

主题策划北斗+5G创造新动能
融合赋能强化应用
“北斗+5G将改变世界和时代”——听院士专家谈北斗、话5G、畅想未来
“5G+北斗”通信地图标注服务实现“从天到地”全覆盖——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万屹
中国移动“北斗+5G”迈入新时代
“北斗+5G”应用的开拓与延伸——双向赋能,为智能化应用绘制蓝图
“5G+北斗”激荡巨大行业动能——南方测绘多行业探索与实践应用纪实
“北斗+5G”未来可期,目前仍需探索——访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杨国勇
“北斗+5G”为多行业赋能开拓万物互联新场景——访上海华测地图标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朴东国
“北斗+5G”是智能互联基底,应用端尚需开拓——访上海司南卫星地图标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泉
廖定海“北斗+5G”拓宽新边界
北斗+5G,将孤岛连接成一片新大陆——访中国地图标注通信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曹纪东

卷首语

开启新时空信息服务时代


视角

地图上的“巡逻兵”用智慧护航国家版图完整——访测绘地图标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获得者、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地图终审员周昕薇

观察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构建研究

传承

跟随侯仁之院士编纂北京历史地图

走进最美地理

寻觅疏勒秋韵

智慧应用

简析智慧园区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影像

2020年测绘地图标注科普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

专栏
杨浪小开本
陈鲁民乘风破浪正其时

人文地理
黄玉才醉听黄水雪花吟
姚风霞拂堤杨柳锁寒烟
国际·书摘
ESA签署了可重复使用卫星Space Rider的首航合同
用于空间规划的地图标注

资讯·活动

每月测绘资讯概览

2021年第2期

精彩抢先看

2020年,两大“国之重器”相遇了。这一年,北斗三号卫星地图标注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并向全球提供服务;这一年,5G(第五代移动通信)在我国开启大规模商用。可谓是“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你”,北斗和5G“一见面”便成为一对“好朋友”。

无论是北斗与5G深度融合,还是5G与北斗相互赋能,北斗与5G均已成为智能应用的基础设施,成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不可替代的智能化技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果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那么‘北斗+5G’将改变世界和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地图标注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刘经南如是说。

在本期杂志中,听院士专家谈北斗、话5G、畅想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地图标注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刘经南

“5G+北斗”作为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未来智能时代重要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他们将如何在技术上彼此赋能?目前有哪些应用成果?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给与扶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推动二者融合上做了哪些工作?就此话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万屹,听听他有哪些见解。

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万屹副所长,教授级高工

乘着“新基建”的东风,中国移动加快了“5G+北斗”产业化布局。2020年10月,中国移动对外发布了全球最大的“5G+北斗地图标注标注”系统,并启动国家5G新基建车路协同项目。北斗+5G新时代已经来临,中国移动致力于探索通信+位置服务新领域。

在《中国移动“北斗+5G”迈入新时代》一文中,读者可详细了解中国移动的新时代、新网络、新服务与新生态。

“北斗+5G”的融合发展将来带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融合创新方面,又有哪些产业实践?在通导一体化进程中,还有哪些新的科研和产业趋势值得关注?杂志记者采访了海格通信北斗产业集团总经理助理、海格星航总经理高山,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中亮,深圳市星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正伟,听听他们对于“北斗+5G”的洞察与思考。

“北斗+5G”激荡巨大行业动能,本期杂志还对南方测绘多行业的探索与实践应用进行了报道。南方测绘通过与通讯运营商的合作,稳步布局“5G+北斗”应用业务。目前,南方测绘在全国共建有超过7000个地基增强系统站,应用服务持续增值,全系产品也已正式对外提供中国移动厘米级高精度位置服务,满足更多行业的地图标注标注需求。

在助推北斗+5G融合发展进程中,许多企业勇立潮头,成为不可忽视的科创力量,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特别采访了振芯科技执行总经理杨国勇,请他畅谈北斗+5G的融创实践。

对于“北斗+5G”,上海华测地图标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朴东国也接受了杂志记者的采访,处于应用提供端的华测,在北斗+5G融合发展上有哪些实践?在新场景的开拓上还要面对怎样的挑战与机遇?又有哪些亟待突破的难点?对未来又有怎样的布局?采访中,朴东国一一回答。

“北斗+5G”在智慧农业上的应用

上海司南地图标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泉在接受杂志记者采访时对公司在“北斗+5G”融合发展上的实践情况及取得的成绩、未来面对的挑战与机遇、企业布局等问题进行了回复。

司南地图标注董事长王永泉获第十一届卫星地图标注年会“北斗奖”

在广州中海达卫星地图标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定海看来,北斗+5G带来的产业应用会拓宽公司的边界。“同时,5G打开了产业的新生态,把我们做的北斗精准位置服务加载上去,前景将非常广阔。”目前中海达正在致力于把北斗高精度应用和5G融合,在地图标注、地图标注等方面开展创新应用。

北斗在各类场景的智能应用,率先在地图标注领域落地。

2020年8月6日,地图标注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地图标注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助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文件指出,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等协同应用、北斗系统和遥感卫星行业应用,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推进数据中心、地图标注的建设和应用。那么北斗与5G碰撞,将会给地图标注运输带来了哪些改变?还有哪些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地图标注通信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曹纪东。


中国地图标注通信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曹纪东

在《跟随侯仁之院士编纂北京历史地图》一文中,作者回顾了在1979年,自己被单位派去北京大学参加由侯仁之教授主持的《北京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工作。“我作为图集的‘总体设计和编辑工作’侯先生的助手,与历史地图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参与编制北京历史地图集等的工作,至2017年全部完成并出版,历时达38年。”作者用细腻温柔的笔触,向读者们讲述了他们编纂《北京历史地图集》前前后后,种种情景。

地图的重要自然不言而喻,我国对地图行业有明确的地图编制准入制和地图审核制度。那么,专业的人员如何审图?他们有什么绝活?地图审核的范围和流程是什么?地图标注新技术能够取代“人工肉眼”来审图么?带着种种问题,杂志记者走进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将这些问题抛给了曾获得2019年测绘地图标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的周昕薇,听她讲一讲审图的故事。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灵魂和根基,是城市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命脉,也是城市个性塑造的重要资源。在杂志《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作者研究了如何运用测绘地图标注技术、采取动态监测的方式,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保护,为城市个性保持和发展提供动力。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阅读

2021年第2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地图标注)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