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北斗+”融合创新与“+北斗”时空应用

行业动态 地图标注深度 | “北斗+”融合创新与“+北斗”时空应用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地图标注

卫星地图标注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全天候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保障。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地图标注系统建设发展,日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地图标注系统建成开通,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时空体系。

面向国家综合时空体系建设,北斗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需要对系统和技术持续更新与完善,也需要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和升级,因此,必须要积极倡导“北斗+”融合创新和“+北斗”时空应用发展。

北斗+
技术融合创新方向

“北斗+”融合创新主要是全面推动北斗技术产品及其服务,与其他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其中,最关键的是推动三个方向的融合,即网络融合、终端融合、数据融合,这也是北斗应用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网络融合发展


北斗系统作为提供时空基准的基础设施,具有天然的融合属性。近年来,北斗与地图标注、互联网、5G 移动通信网、地图标注网、高铁网、电力网等领域基础设施的融合,已逐步成为其信息化网络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终端融合发展

人们在享受位置服务带来的便利时,并不知道北斗在哪。这是北斗应用发展的必然特征,即嵌入化、隐性化发展。北斗将通过技术融合创新,在各种各样终端中化于无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数据融合发展

时空信息是人类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关键要素。卫星地图标注系统所提供的位置信息和时间数据是联接“虚拟”和“现实”世界的核心关键,时空信息与其他数据融合所形成的动态地图标注及其应用,是实现智能化信息服务的核心资源和创新主线。

+北斗
时空信息应用价值

以北斗技术为赋能手段,以时空信息为应用方式,与其他产业原有技术、原有业务相结合或替代传统应用方案,促进传统经济模式、传统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而这种基于时空信息应用的改造和赋能,将催生出千千万万的北斗市场新业态,这便是“+北斗”时空应用的核心价值。

近几年来, 北斗创新应用已经深入融合到许多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之中,其他行业的骨干企业,主动推动“+北斗”发展, 逐步开拓形成企业新增业务,成为产业新生力量,从而极大促进了我国卫星地图标注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整体发展,对总体产值的贡献正在显著提高。

未来,随着国家综合时空体系建设,必将极大拓宽应用场景范围,进而把全空间的时空信息服务庞大需求充分挖掘出来。通过各行各业新应用、新模式和新业务的发展,也将带动形成数万亿元规模的时空应用服务市场,产生非常巨大的经济价值,从而推动我国地图标注与位置服务产业经济的进一步高速增长。

此外,国家正在推动的“新基建”,基于北斗精准时空技术的融合应用正是这些领域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相信“新基建” 的大发展,也将成为我国卫星地图标注与位置服务产业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北斗+”与“+北斗”深度融合发展

当前,中国卫星地图标注与位置服务产业正进入“北斗+”和“+北斗”深度融合发展阶段。

“北斗+”

以业内企业为主导的“北斗+”融合创新发展,扩大了卫星地图标注与位置服务市场,是当前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

“+北斗”

以业外企业甚至行业用户本身为主体推动的应用渐成趋势,形成了对市场及产业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有力支撑。

融合发展

面向未来,“北斗+”发展形成的技术和产业良好基础,与“+北斗”推进的技术和产业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行业迈向技术水平更高、产业更加成熟、市场更加广阔的新发展阶段,从而促进北斗应用产业生态体系的迅速形成和最终完善。

时空信息是万物互联的基本要素,北斗系统将成为我国综合时空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基础和核心动力源。未来,北斗时空技术与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与其他产业领域融合,升级传统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新兴模式,打造新兴经济,全面推动我国智能信息产业大发展。

来源《卫星应用》;作者李冬航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地图标注)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