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地图村长——扶贫干部钟奕苑的五年扶贫路

行业动态 地图标注“活地图村长——扶贫干部钟奕苑的五年扶贫路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地图标注


本文内容摘自2020年第7期


从2016年4月第一次走进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以下简称“大罗村”),钟奕苑已经在这里度过了近五年时间。近五年的扶贫工作,不仅让他见证了大罗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开花结果,也让他对“农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2016年至今,他始终坚守在扶贫第一线,不断融入大罗村,成了大罗村的一员。他是大罗村孩子们口中的“叔叔”“叔公”,也是村民们口中的“活地图”村长。


2016年4月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原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定点帮扶大罗村。也正是这一年,时任省国土资源厅执法监察局主任科员的钟奕苑作为第一批驻村扶贫干部来到大罗村。经过这些年的“输血+造血”式扶贫,目前大罗村77户贫困户、224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大罗村也已达到退出省定贫困村行列的标准,全村退出了省定贫困村的行列。大罗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帮扶前的3.9万元增长到36.4万元;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3850元增长至2019年的13009元。

近五年来,钟奕苑扑下身子,奋斗在“共建美丽乡村,共创美好生活”的一线,用心、用情、用技术为大罗村的脱贫攻坚奉献力量。在大罗村一系列抓党建促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等各项工作中,都有着钟奕苑等一批驻村扶贫干部奋斗的身影。

测绘摸清“家底”

让土地“动起来”

大罗村位于丰顺县汤西镇西南部,全村总面积54.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50.7平方公里,耕地2平方公里,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经济水平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尤其是很多基础设施需要完善。”这是钟奕苑对大罗村的第一印象。

为了掌握了大罗村的“第一手资料”,钟奕苑在工作中不仅利用已有的地图,他所在的驻村工作队还引进各类测绘技术,摸清了当地“家底”,为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决策依据,让“沉睡”的土地“动”了起来。

钟奕苑(右一)参与大罗村林下“景天三七”中药村种植产业扶贫项目选址工作


“最开始,我们要在一个月时间里熟悉大罗村的整体情况,时间紧,任务重。‘一村一镇一地图’帮了我们大忙。”“一村一镇一地图”工程是厅属单位广东省地图院通过对每个乡村自然地形地貌、山水田林路的地名地址进行调查和标注,最终做成的一个行政村一张地图,一个镇一张地图。

“有了这样一张地图,即便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也能对它进行快速了解,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进村入户调查。”据悉,广东省的2277个省定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开展都充分利用了“一村一镇一地图”。

借助“一村一镇一地图”,钟奕苑与同事开始了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走访调查后,按照程序确定该户是否为贫困户,借助地图,钟奕苑和同事们按时完成了需要建档立卡的86户贫困户、258人的排查工作。“这就是一个打基础的工作,现在看来,基础打得比较好。因为当时排查得到的贫困户名单,未被质疑过。我们做到了‘精准’扶贫。”

地图帮助钟奕苑和同事们快速确定了贫困户名单,对大罗村进行测绘后,钟奕苑则能借助测绘成果,快速、科学、合理地找出最适合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民生项目的土地。

“我们利用倾斜摄影技术对整个村子进行了测量,并形成了它的3D模型。”大罗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产业扶贫项目建设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说到大罗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就不得不说在大罗村岳潭自然村开展的拆旧复垦试点项目,该项目不仅让“沉睡的自然资源”苏醒,还为大罗村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筹集了约2150万元资金。

钟奕苑(右一)参与筛选广东省第一例拆旧复垦地块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东省全面推进拆旧复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补充通知》的规定,复垦指标交易最低保护价50万元收入扣除市级统筹资金和项目实施成本后,剩余40万元由出售指标地区按5%、5%、5%、10%和75%的比例分别分配给县级财政、镇级财政、村民委员会、土地所有权人和土地使用权人。大罗村岳潭拆旧复垦项目指标在广东省复垦指标交易平台为广东首宗成功交易,成交单价为每亩50万元,交易总金额达2154.05万元。为广东全省拆旧复垦工作全面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项工作的开展,就利用了大罗村的倾斜摄影成果。“我们要从整个大罗村找出废弃的山村,在开发时做到不占用高标农田、基本农田,利用测绘成果,我们能快速找到可进行拆旧复垦的土地。”

测量工作从2018年3月开始进行,在厅属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与广州建通测绘地图标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下,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内外业工作,钟奕苑也跟着项目成员跑遍了大罗村。

这项测绘成果除了为拆旧复垦提供依据,还在其他项目上继续发光发热——大罗村的一些扶贫项目、民生项目还在利用这项成果做决策。“比如我们前一段时间引进的一个产业扶贫示范蜂场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就找到我咨询养蜂场的选址是否合理。我只要将数据调出来看一看,就能对此处选址是否合适做一个初步判断。”为了方便大罗村孩子上学和减轻负担,大罗村开始建设属于自己的幼儿园,幼儿园的选址同样是一个“技术活”。“选址要实现其在大罗村7个自然村之间的平衡,因此所以我们还是要利用测绘成果进行决策。”

为了利用好大罗村资源,钟奕苑所在的驻村工作队还对大罗村的一些“重点区域”进行了航测,尤其是可进行项目落地的区域。

去年,我们工作队的三名人员配合厅属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进行航测,大型地图标注飞了一天就完成了外业,生成的数字化成果对我们很多工作的开展都十分有利。

现在,大罗村的“景天三七”中药村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一期占地面积100亩,该项目还引导一批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2020年底将保底分红8.3575万元以上。三七喜阴,种植条件要求较高,该项目的选址,便得益于此次航测。据钟奕苑介绍,“景天三七属于新兴产业,一斤叶菜市场价15元,百亩基地高峰期能日产500公斤,平均三个月就可采收一次,今年4月下旬种下的这一批幼苗,8月份将迎来采收期,而几年后成熟的根部还将成为药材出售。”村里的“种田能手”黄会文已率先报名就近就业,靠着种植,一个月就能领固定工资4500元。

同时,钟奕苑所在的工作队还在扶贫攻坚工作实现了“一图多用”,“大罗村是广东省第一个开展农村宅基地调查的村子,我们在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对全村1089户的宅基地权属人、宅基地面积的初步调查。”同样,这项工作的开展还是以前期倾斜摄影成果为基础。

尝到测绘为扶贫工作护航的“甜头”,现在大罗村也配备了两架地图标注,有工作需要,可以随时进行航测,得到需要的数据。

扶贫无“小问题”

项目需“全局观”

通过“一村一镇一地图”排查出大罗村的贫困户后,钟奕苑和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办法,实现了“因户施策”。为此,他成了他所帮扶对象家中的“常客”。

“因为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我们要去到他们家中了解基本情况,再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一些孤寡老人的房子漏雨了,我们就到现场去看,采用哪种方式补上瓦片,保证安全住房。或者有些贫困户想要发展自己的产业,我们就想方法帮他们筹集启动资金、找销路等。扶贫没有小问题,都要认真对待。”钟奕苑介绍。

2019年,工作队利用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向76人次贫困户家庭学生共发放6.84万元春季和秋季学期助学金。还投入了自筹资金25.8万元,帮扶大罗小学1-6年级安装了触摸平板电教平台。发放助学金这项工作,钟奕苑已经完成了八期。在此之前,钟奕苑就已经对86户贫困户的情况非常熟悉,但是在对大罗村贫困户孩子们的助学工作上,他要做到更细致。“我们不单单要了解需要资助的孩子的家庭情况,他在哪个学校、读几年级、成绩怎么样,这些我们都要了解,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确定资助金额,这项工作不是那么简单的。”

看到拿到助学金后露出开心笑脸的孩子,钟奕苑十分欣慰。“在节假日,孩子们主动发信息来问候,平常有时间,他们也会主动和我聊聊他们的生活。”除了和帮扶的孩子保持联系,钟奕苑也通过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关注。

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钟奕苑所在的驻村工作队还为当地的孩子们举办了一场“世界冠军的心得分享会”。“这个分享会主要进行励志教育,当时有跳水世界冠军胡佳、中国首位举重奥运冠军曾国强、南拳世界锦标赛冠军何强等人为孩子们讲述了他们成绩背后的故事——他们是如何训练的,又是如何为比赛拼搏的。”看到孩子们在分享会现场兴奋不已的表情,在分享结束后纷纷与世界冠军合照,从头到尾参与举办活动的钟奕苑,觉得再累都值。

扶贫工作要“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这也是钟奕苑在经历了多次“找地难,找人难”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们要开展一个扶贫项目,通过测绘等技术手段能够首先判断这块土地是否适合该项目,还有许多技术看不到的地方需要我们来解决,比如我们要考虑土地权属、地图标注、管理、水电等问题。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当地居民是否理解并接受所开展的项目。”因此,通常一个扶贫项目的开展,钟奕苑往往要在五六块备选地中进行调查,对每一块备选地都要进行全面的思考与多次实地考察。常年在大罗村各地跑的他,也晒出了健康的黑色。

开展扶贫项目,找到土地很重要,找到合适的人更重要。“很多大型的扶贫项目,需要具有一定技能与管理能力的人来工作,当地许多年轻人在外谋发展,我们一时之间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来做这个项目。”

方法总要比困难多,借鉴其他地方的扶贫经验,钟奕苑顺利解决了“找人难”的问题。“比如我们将当地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丰顺县龙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大罗村,或者为大罗村已有的项目找到合作企业,穿针引线,在村子里成立丰顺县民富种养专业合作社,党员作为合作社的负责人,去进一步开展工作。”

在扶贫工作中,有些项目在一开始或许不被当地居民理解,这也是钟奕苑面临的一个问题。“首先要把项目一一拆解,耐心地对当地居民进行解释。在项目不断获得成绩后,我们的信任也建立起来了,并且信任还在不断加深。大家都知道我们不是匆匆过客,也明白我们的工作性质。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做的大量工作,他们都能看到,工作的成果,他们也都能享受到。”

常驻大罗村的钟奕苑,如果不是因为工作需要,平时难得回到位于广州的工作单位,朋友常开玩笑笑他“钟村长与社会脱节”。即便如此,钟奕苑觉得扶贫工作是开心幸福的。“我原来的工作与国土资源执法有关,现在的扶贫工作则是修路、架桥、盖房,看着当地居民使用这些设施,我也非常有成就感。”

参加扶贫工作近五年,走遍了大罗村的山山水水,钟奕苑还是紧绷着一根弦。“有些难题没解决,晚上就会失眠。手机常年不关机,任何时候,手机一响就条件反射般立马接起来。”这些都是钟奕苑在近五年扶贫工作中形成的“习惯”。压力大的时候,除了自我调节,在梅州的家人也给了钟奕苑莫大的鼓励。在节假日,钟奕苑都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我常驻大罗村五年,但我的家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相信我。”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钟奕苑,第一份工作在镇政府,工作内容与农村建设相关,后来进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每天做接待群众的一线工作。在大罗村常驻五年,他认为自己对农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他的工作能够为当地人带来一些变化和提升,这是他最开心的事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现在,钟奕苑还在为大罗村奔走不止。总结起自己的工作经验,钟奕苑说“在扶贫工作中,技术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测绘地图标注技术用得好,常常能让工作事半功倍。有想法、有干劲儿的年轻人,可以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能得到更好的学习历练。”

文 / 本刊记者 公海燕

图 / 受访者提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地图标注)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