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测绘工匠这样炼成

行业动态 地图标注科普丨“测绘工匠这样炼成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地图标注


编者按

在当下,“工匠”一词,多指在某一领域技艺高超、造诣高深的技术能手。不久前,“南方测绘杯”第六届测绘地图标注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落下帷幕,这是自然资源部组建后首次举办的全国性职业技能大赛。从中涌现了一大批技艺精湛、敢拼敢赢的“测绘工匠”。获得总决赛个人前三名的武汉市测绘研究院潘鹏飞和薛蛟、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李振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冠军潘鹏飞(湖北)、亚军薛蛟(湖北)、季军李振飞(安徽)

匠人之心贵于专、匠人之技名于精。三位年轻的技术能手,两位是80后、一位是90后。从实习生成长为技术骨干、行业翘楚,回望他们的成长道路,我们能看到几年如一日坚守一线的脚踏实地,更能看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新时代,包括测绘地图标注在内的自然资源管理事业呼唤更多的“工匠"。但“工匠”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还需要全系统上下共同发力,厚植“工匠"成长的沃土。

潘鹏飞开拓创新绘蓝图

在“南方测绘杯”第六届全国测绘地图标注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来自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的潘鹏飞获个人第一名,并荣获“全国测绘地图标注技术能手"称号,符合条件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努力。参加工作6年来,潘鹏飞已成长为一名技术能手。他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中国地图标注产业优秀工程奖银奖1项,被评为“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武汉市技术能手"等。

基层一线展才能

2013年7月,潘鹏飞从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毕业,来到武汉市测绘研究院。踏入测绘生产一线的第一天,他就参与了武汉市蔡甸区农村宅基地调查。时值酷暑,武汉市气温高达40度,连续2个月,他跟着作业人员拿着皮尺走街串巷,准确量取每一户宅基地的面积。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带他的师傅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科技进步带来了技术革新,但测绘工作也需要我们拿着皮尺脚踏实地地丈量出来。”师傅语重心长的话,深深地刻在了潘鹏飞的心里。

正是靠着这股脚踏实地的劲儿,6年来,潘鹏飞主持完成测绘工程400余项,负责完成1000余项测绘工程的质检工作,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并多次获得省部级、市级、院级优质工程奖。

技术创新显成效

2014年,针对当时地籍测量作业平台老化、地籍数据处理效率低下、图形与数据库“两张皮”等问题,作为外业工作人员的潘鹏飞主动请缨,参与武汉市测绘研究院基础地图标注中心时空地图标注智能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中。他独立开发完成了维思地籍测量图库一体处理系统和维思勘测定界图库一体处理系统,建立了集几何信息、符号信息和属性信息于一体的地籍测量时空地图标注数据模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地籍测量“图库一体、相互联动”作业流程,并实现了地籍要素自动符号化、地籍成果自动输出、图廓自动整饰,使作业效率提高3倍以上。

工作之余,潘鹏飞深入开展GNSS坐标时间序列方面的研究。针对目前大空间尺度GNSS网坐标时间序列中共模误差提取方法存在的不足,他对传统滤波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全球范围内GNS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精度,为全球环境负载的研究及地壳运动的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基础。他还对武汉CORS近10年连续观测的单日解坐标时间序列进行数学建模,确定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剔除武汉区域CORS基准站共模误差,使坐标时间序列的精度提高近50%,其研究成果“基于相关系数的削弱坐标时间序列中CME影响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精益求精练本领

2017年,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经过严格的院内选拔,选派潘鹏飞参加湖北省第五届测绘地图标注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三等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赛”失之交臂也使他心中留下了不少遗憾。

接下来的两年中,潘鹏飞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无论是从仪器的架设到仪器的观测,还是从数据的传输到图形绘制,他都以秒为单位严格规定时间,务必使每一个操作都做到又快又准。他还针对比赛规定的仪器设备和成图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编写了多个小程序,进一步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经过两年的沉淀,潘鹏飞实现了自我突破,终于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地图标注)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