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野行动到军事禁区:百度地图采集员每年10万公里这么走过

百度地图 行业动态 百度地图标注从荒野行动到军事禁区:百度地图采集员每年10万公里这么走过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在乡间小路上疾驰驶过一辆小轿车,地面卷起的沙尘告诉我,我从这里走过。”刘冉的车里飘出扣人心弦的民谣。车顶上,一根40厘米长的铁杆上方顶着一个六面体的奇怪“盒子”,其中3面各伸出一个黑镜头。是照相机吗?村路边,一个孩子就这么盯着它,突然他转身停在原地,向着车的方向敬了一个礼。

神秘

刘冉有些吃惊,抬眼扫了下后视镜,孩子敬礼的样子从后视镜里渐行渐远,他收回视线,心里涌出一股暖流,随即又会意一笑:“这个美好的姿势已经被采集系统拍下来,永远留存了!”

这里是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一个距北京大兴仅60多公里的地方。因为地处京冀要道,过去被人称为是京冀走廊上的一颗明珠。现在这颗明珠愈发璀璨,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座座新楼在这里拔地而起。

刘冉今天的任务,要把养马庄乡政府附近的大大小小几条路全都“走”遍,以便“奇怪的盒子”能全景再现这里的最新街景。作为百度地图标注数据采集员,这“奇怪的盒子”就是刘冉“吃饭的家伙”。很多人每天都在用的全景地图,其实不是卫星从天上俯拍的,而是像刘冉这样的年轻采集员们一张张采集出来的。

作为车采的重要工具,刘冉每天出行离不开这辆银灰色的捷达车。车的副驾位置上除了电脑显示屏和键盘,还连接着各种复杂线路。在右李路上,刘冉左手扶方向盘,腾出一只右手来,他轻点键盘。只几个小小的动作,屏幕上,右李路的电子地图上已经缓缓画出一条蓝色线路。放大了仔细看,这条蓝线上是由无数个点组成,每个点就是数据采集的地方。点与点之间相隔大约3米,每个点位采集时,“奇怪的盒子”会自动拍摄下3个方向的实时画面。

不久之后,电子地图的后方制作团队就会将这些采集到的画面,呈现给广大用户。如果有机会您来到右李路,这里的画面就是一位来自北京通州、名叫刘冉的小伙儿所拍。

转行

人工智能是这几年的热词,而且,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在百度地图标注的官方介绍上,有关新一代人工智能地图,强调它具有“更准确、更丰富、更易用”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全部倚靠强大的采集技术,实时更新AI+地图数据生产。

专业术语虽然晦涩难懂,但简而言之就是,再强大的AI,也需要采集员的基础数据搜集。刘冉说,车辆采集的设备都在车上,以前需要一个驾驶员和一个设备操作员,现在由于采用AI自动化处理,他一个人就可以把整个采集工作做好。

在全国,像刘冉这样的数据采集员不足1千人。除了休年假,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路上。平均每人每年行驶里程近10万公里。当然,这只是车采方式的采集员们的日常。除了车采,还有背包、无人机航拍、手机、骑车等等方式,有些地方因为交通不便,有时不得不动用当地的牛、马做为采集工具。

刘冉从事采集员的工作整整3年。他此前从事的是进出口贸易工作,“我负责给那些高级餐厅提供高档的食材,比如,牛排、羊排。”工作还算体面,收入也不错,很多北京“土著”青年们追求的这种“现世安稳”,在刘冉眼中,却变得无比乏味。

2016年,刘冉偶然间得知百度地图标注将招募采集员。一个声音开始撩拨他的心弦;“这就是梦想中的生活啊,拿着老板的钱,干着度假般的工作!”在刘冉看来,这是一个改变现状的机会,是给被工作束缚又渴望冒险的人的机会。两个月后,经过培训,他终于成了一名地图数据采集员。刚入队伍之初,他尤为兴奋,“说走就走”成了他的工作日常,常常走到山穷水尽,却仍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荒野

“你也许不知道临近年根儿,独自一人在公路上行驶很久,突然路过一个张灯结彩的村落时内心的兴奋劲儿……”这几年,刘冉的车轮路过大半个中国,从东到西、从北到南见证各地的基础设施和风土人情。透过他的车窗,能看到的有时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河山旷阔,;有时是一张不拘绳墨的“油画”,一时间色彩来了,光线来了,淳朴的民风也来了。

去年年底,刘冉接到任务在山西境内采集山路信息。弯弯曲曲的山路上,没想到采集车“关键时刻掉链子”出了故障。刘冉下车关车门的声音,传入山坳,又传出好几个回音儿来。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抛锚着实让人心累。因为救援车没法到达,刘冉只能向临近的村子求助,村长得知这个情况,二话没说,协调村里的拖拉机把这辆价值一辆“奥迪”的采集车拖到了救援车能够接驳的地方。“拖拉机拉‘奥迪’,在哪都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吧!”从此,刘冉与朋友们在饭桌上便有了诸如此类的谈资。

在微信朋友圈里,刘冉不像同龄的文青们那样在文辞上精雕细琢,他基本都只写下地点,记录自己走过的路。3月份他还在晋城,4月份,就已经身处延安了。每当快回京的时候,他也会心情不错地多写两句:“今晚已回京,时间紧,任务重,找我喝酒的赶紧预约了哈!”

转型以来,忙碌成了刘冉的常态。就如同他朋友圈里呈现的那样。刘冉和他的全景采集车在高山大海和人山人海之间不停切换,在不同的城市、乡镇“转场”。刘冉的车里放着一打儿衣架,这是他走南闯北的印记。采集员们通常都是单兵作战,独自在路上是常态。在当地他们每天住宾馆。除了始终陪伴左右的采集车,可能相对稳定的,就只有那一个月所住的固定的那一家宾馆。衣架不够用,自备便是最实际的办法。除了衣架,他们的后备箱里还会有食物,甚至是睡袋和帐篷,因为测量往往会行驶至无人地带,那么采集车就是房车。

说的轻松,地图数据采集的户外工作却是普通人难以经历的挑战。他们的任务是在规定的日期内精确覆盖所有道路,为了保证无遗漏,刘冉常常按照电脑里的基础路径走到尽头,哪怕明显知道这是一条死胡同。不过,最让他兴奋的是在看似死胡同的地方又“柳暗花明”。他也不知道,前面等待他的将是怎样刺激的经历。

在陕西作业时,刘冉路过一处“柳暗花明”之地,因为没有提示牌,没成想,他一脚油门踩下去直接开进了军事禁区,直到被卫兵拦下,他这才知道闯到了不该闯的地方,出示证件后才被放行。采集车的奇特造型也引来了不少“奇葩事儿”,尤其开在乡村小道儿上,回头率不亚于一台轿跑,在村里,刘冉还被当作拆迁办的人拦车。刘冉不认为这些经历是阻碍,反倒觉得受到了特殊“礼遇”,他说:“这是全世界最酷的工作。”

“地图采集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比如道路的路型,还有新修道路,附近的商铺,都要去实际跑一遍才知道什么样子。”刘冉说,只要是汽车能过的地方,每一条路他都要跑遍。全国各地的道路在不断变化,每个省的数据采集过后,大概过一两年还要复采一遍。采集员们就这样不断转换作业地方。

会觉得累吗?刘冉说得非常实在,至少目前他依然坚定地相信,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可能过几年,他的经历丰富了,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觉得这项工作趣味不再,那么他会回归北京,安定下来。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