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能否扭转内蒙古地勘系统困境?

行业动态 地图标注改革能否扭转内蒙古地勘系统困境?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地勘系统机构改革靴子落地。

“从2005年开始,内蒙古地勘系统就开始探索改革,打造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全国地勘单位改革的标杆模式。2013年,为发挥内蒙古资源优势,同时深化改革,整合了内蒙古地勘局(地矿集团)、内蒙古有色地勘局(有色集团)、内蒙古煤田地质局(煤勘集团),合并组建为内蒙古矿业集团。”

亲历内蒙古地勘改革过程的Z先生(化名)对泰伯网表示:“但随着全国地勘市场变化、人员管理、资本运作、整合不到位等种种原因,三大地勘集团又拆分了出来。随着改革文件出台,三大地勘集团彻底转企。矿业集团也由三大地勘集团母公司变为即将由兖矿集团入主的山东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同打造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要是仔仔细细讲起来,内蒙古地勘系统的改革故事简直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
 
01

地勘改革靴子落地

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会议中,确定了机构改革后内蒙古自治区地图标注地图标注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3个副厅级事业单位及4家厅属处级事业单位。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由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地图标注院、地质环境监测院、基础地图标注中心(部分划出)、航空地图标注地图标注院、地图院等 6 个事业单位整合而成,承担公益类相关职责。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下发的《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长期事企并行的内蒙古地勘局(集团)、内蒙古有色地勘局(集团)、内蒙古煤田地质局(集团)作为自治区本级机构及经营类单位,将于年底前完成改革。

地勘领域资深业内人士张恒博士向泰伯网介绍,目前地勘单位主要存在整体转企、经营性资产剥离、事企并行,逐步分离3种改革方式。内蒙古三大地勘局现阶段采用的是“整体转企”方式,三大地勘局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划归自治区国资委旗下。

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将组建正处级单位地勘转制事务服务中心,负责转制单位事业在编和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等后续工作。

他表示:“内蒙古三大地勘局目前已形成以企业身份人员为主的局面,在职事业编人员年龄多在55岁以上,未来不久随着退休年龄到来会逐步退出。同时,新组建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勘转制事务服务中心将为事业人员权益提供保障服务。从这个角度看,(转企)对大部分从业人员影响不大。”

“转企其实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从2005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就开始在三大地勘局就推进改革,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事业单位和企业)的方式,经费包干使用,不再新招事业编制人员。”Z先生介绍。

不过Z先生也透露,目前现有的少部分事业编制员工,待遇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事业身份和企业身份在医保报销比例、退休工资等待遇方面还是有一些差异,转企之后还是可能会影响部分人员的直接利益。目前,地勘转制事务服务中心归属自然资源厅还是国资委尚未明确,针对员工的安置细则还没出来,仍需等待。”

但相对这些而言,几大地勘集团本身的经营状况,才是最大的难题。

02

十余年跌宕改革路

产资源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矿业“黄金十年”中最火爆的地区之一。彼时,借着国家统一摸底矿产资源的东风,各方资本积极进入矿业市场,内蒙古地勘队伍空前壮大,三大地勘集团一时风头无两。

“院长们坐在办公室里根本不用出去找活,活就来求着你了。”Z先生对当时的盛况仍记忆犹新:“地勘项目毛利率能达到40%-50%,太挣钱了,一个项目几百万(利润)。慢慢的,其他的业务就荒废了,只剩下会做勘探。”

正因如此,当矿业市场遭遇“产能过剩、进口量增加、价格下跌、投资趋冷”的整体变化时,内蒙古自治区的结构性问题也格外突显。极大依赖于开发需求的地勘市场变得“僧多粥少”,几大地勘集团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Z先生透露,2013年组建矿业集团时,自治区本对其寄予厚望,希望能集中三大地勘集团优势力量形成‘探、采、选、冶、加’五位一体的龙头企业。“但由于市场变化、资本运作以及一些人为因素,最终效果却并不理想。三大地勘集团不仅没能成功与矿业集团融合,反而形成了四套领导班子和体系,合并‘名存实亡’。” 

Z先生感慨:“矿业集团在前期自有资本金不充足的情况下,投资的领域多集中在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工、电解铝、热电厂等资本密集性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资金占用大。没能在优势领域引领三大地勘集团找到新方向,反而成了又一个负担。”

财务数据显示,内蒙古矿业集团目前经营困难,资金链濒临断裂, 近5年分别亏损14.3亿元 、7.5亿元 、9.8亿元 、9.2亿元 、6.2亿元 ,合计亏损47亿元。

为化解债务风险,当地政府部门给予了大量的资金、项目支持。矿业集团本身持有许多优质资源,但自身连当前的债务危机都解除不了,更别提完成上百亿元的投资,把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的艰巨任务。为此,不得不剥离不良资产,并引进全国一流行业企业,希望以资产重组的形式让矿业集团摆脱困境,焕发新生。Z先生解释道:“这就是三大地勘集团拆分,矿业集团又寻求外部重组的原因。”

据了解,除地矿集团借力联营矿业公司收益维持了盈利能力外,目前煤勘集团及有色集团的经营状况均并不能令人满意。上海清算所公示文件数据显示,煤勘集团2018年、2019年营业利润约为-1.5亿元和-1亿元,有色集团更是入不敷出。

 
03

2万余员工路在何方?

“对于地勘改革,业内负面反馈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张恒表示:“一是事业单位个人身份转变导致利益受损,二是对企业运行的预期不佳,三是担心专业人才大规模流失。
这几个问题,也是内蒙古地勘从业者集中反馈的问题所在。

Z先生透露,“几大地勘集团在职员工数千人,加上离退休以及历史遗留的在职非在岗职工、大集体工等管理着2万多人。目前状况来看,在职人员的去留甚至生存,离退休和非在职人员的管理交接,都将是很艰巨的任务。”

“目前地勘集团的下属二级机构有不少发不出来全额工资,部分单位甚至连社保都无力缴纳,导致员工看病无法使用医保报销。”谈起这个话题,Z先生显得颇为无奈。

网络上一些内蒙古地勘系统员工的表述,也印证了这一说法:“扣完五险一金,工资只剩2200。”“父母都是地矿系统员工,现在快六十岁了,竟然连工资都发不出,医疗保险都交不齐?”“有色集团2018年到现在每月扣除五险只剩200多,单位想让员工解聘,可欠的工资不给发……”

“几大地勘集团,尤其是有色集团,人才流失现象也相当严重。”Z先生表示:“技术骨干流失之后,大的项目自己接不下来,没有利润,又无法培养新的干部队伍,长期下去,将是恶性循环。”

机构改革显然并非是问题所在,只是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过去十数年“沉疴”的爆发。但,经历“壮士断腕”,转企后的三大集团市场责任更加明确,或许有望重获新生。

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后,承担公益性项目的体制条件不复存在,迫使几大地勘集团不得不转变思路,迎难而上。按照内蒙古有色地质矿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中军的表述,有色集团“目前正处于爬坡过坎困难矛盾突显的关键时期”。

“目前内蒙古市场同质化竞争太严重,未来重整市场规则,淘汰一部分是必然的。”Z先生表示:“整合需要有足够的魄力,先从内部开始,一些丧失斗志的老员工该退二线退二线,腾出位置来激励有能力、有冲劲的员工,先把机制搞活。当然,在过渡期间,也需要一定政策、资源的扶持和倾斜,维持员工的基本利益。”

张恒也给出了一些可以尝试的方向:“从业务转型角度,地勘单位可以积极向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环境修复、自然资源综合治理等新兴地质领域转型。从产业整合角度,可以根据政府引导,进行纵向一体化产业整合,或横向跨地域重组兼并或建立战略联盟,形成规模优势,避免同行过度竞争。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改革地勘经营机制。通过设立私募管理基金的方式,创新矿产勘查风险承担新机制。完善融资渠道,应考虑增加直接融资和股权融资,争取上市机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三会一层的作用,完善公司治理,充实专业人才。”张恒补充道:“这些看起来很虚的东西,其实是地勘单位向外拓展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