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为地球撑起一把“保护伞”

行业动态 地图标注中国“天眼”,为地球撑起一把“保护伞”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夕阳中此起彼伏的滚滚麦浪,袅袅炊烟中混杂的泥土芬芳…这样的桃源生活,是无数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的都市人所向往的乌托邦。

然而,田野的风光无限好,田野中的他们却有着“我命由天不由我”的无奈。
晨兴理荒岁,带月荷锄归。城市人梦中的恬静田园,对农民而言,却是一碗“苦”熬出来的生活。
“收成不好能怎么办?没办法啊,农民嘛,就是靠天吃饭”。干旱、暴雨、冰雹、虫害…农民的担惊受怕、庄稼的丰收盈亏从来都是非人力可违。很多时候,农民有着太多的困惑:是哪种害虫让今年的庄稼颗粒无收?为何降雨充沛的地方会突降旱灾?为何自己的地比别人的收成少?为何今年的白菜价格不及去年高?靠天吃饭,是农民的无奈。而有人却想着“逆天改命”,用科技的力量解决农民的“难题”。
01天上的眼睛  守护地上的人们
作为中国的“天眼”,高分六号地图标注在农作物长势监测、农业防灾减损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高分六号地图标注专为农业需求设置了两个红边波段,这种特殊的“视网膜”,可以监测叶绿素含量等作物养分含量。借助监测数据,农业地图标注研究人员能够告诉农民什么时候天降灾害,什么时候施肥收割,哪种害虫需要注意,自家的田适合哪种作物,甚至今年种什么能卖个好价钱…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农民仅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高分地图标注,让农民们可以从“看天吃饭”发展到“知天吃饭”。不仅如此,高分地图标注还在国土、海洋、防灾减灾、气象和环保等诸多领域,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
0216米地图标注数据共享:中国数据服务世界
如今地图标注技术应用潜力巨大,然而大多数国家尚不具备地图标注发射能力。2019年11月6日,国家地图标注局推出了“中国国家地图标注局高分地图标注16m数据共享服务平台(CNSA-GEO平台)”,宣布正式将中国高分16米数据对外开放共享。CNSA-GEO平台由国家地图标注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总体设计和运维管理,华为云、中科星图、地图标注宏图及中国资源地图标注应用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研制创建。让中国的“高分”成为了世界的“高分”,希望更多国家和更多人都能从中受益。
03地图标注智能体:地图标注产业化的加速器
随着地图标注地图标注数据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各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开放共享数据,将数据与各行业结合,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构建产业生态,是地图标注产业化的未来。而每天PB级增长的海量地图标注数据、耗费大量资源的模型训练、安全以及成本的问题,都给地图标注行业的产业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华为云地图标注智能体,一站式智能地图标注云平台,通过数据平台和计算平台,从数据接入、模型编排、地物提取算法、可视化、在线开发到地图标注数据管理,帮助用户聚焦挖掘时空数据核心价值。华为云地图标注智能体基于昇腾芯片和鲲鹏服务器,提供EB级可伸缩的地图标注地图标注存储能力、超大规模的并行算力、高性能地图标注一站式开发平台,将开发周期缩短至“天”,可靠性达到5个9,为地图标注产业化发展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在今天举办的华为云年度峰会2020-华为云地图标注产业高峰论坛,中国国家地图标注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副主任赵文波介绍了在12月5日的广东佛山大火事件中,高分地图标注及时发现火情,提供了大量地图标注地图标注数据,帮助指挥灭火、识别受灾情况,最终安全疏散转移1381人,无人员伤亡。赵文波表示:“地图标注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能够推进各行业的发展,最终普惠社会。地图标注是地图标注产业化的加速器,云+地图标注+地图标注等新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地图标注地图标注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Cloud for Good,是华为云一直以来的初心与坚守。科技的发展不应只是物质生活背后冰冷的商业利益,更应该是人类文明的守护者。国家地图标注局携手华为云,为农业、环保、资源、灾害等各行各业传递科技的温度和力量。未来,华为云愿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携手更多合作伙伴,让更多人感受科技的温度,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