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仁儿|报道
Wolfgang |编辑
近期,空间科技领域的上市迎高峰期。相应的,苍穹数码、南京勘测院、正元地理、世纪空间、中科星图、航天宏图、龙软科技、江苏北人、西安铂力特和国科环宇等空间科技服务商接连拉开拟上市的序幕。
某种意义上,这些公司达到了拟上市的市场规模以及估值高点,看似为上市做好了准备。
部分拟上市企业最近一轮融资估值
仅从数据表现来看,近年来这些拟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表现喜人。
据世纪空间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世纪空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4.63亿元和6.04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0.44亿元和0.70亿元。对于公司营收快速增长的原因,世纪空间称,“北京二号”正式服役后,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近三年复合增长超过45%。就在进军科创板的消息公布之前,世纪空间曾与空客公司牵手。
航天宏图的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16年~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434.27万元、2.26亿元、3.57亿元,2017年、2018年营收同比增速高达168.37%、57.54%;实现净利润1487.03万元、3904.29万元、8696.23万元,2017年、2018年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62.53%、122.60%,截止2018年,公司资产总额为7.5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勘测院2013-2017年的年净利均达6000万元以上,其中2015-2017年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195.91万元、6528.21万元、6642.75万元,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3.26亿元、3.94亿元。其中毛利率分别为44.55%、45.88%和45.44%,而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分别为44.22%、42.89%、42.17%。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 50%的情况。发行人与前五名客户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企业的竞相上市,一定程度上作为行业发展利好的外在表现,而上市更多的作为企业发展的融资平台。从发展规划来看,这些企业可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早于两年前(2017年),南京市地图勘察研究院、苍穹数码、世纪空间等地图企业就已被曝出正接受IPO辅导。
据先前披露,南京勘测院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约4.02亿元,其中8000万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将投向面向地图标注(南京)的行业时空信息协同生产和应用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市场区域拓展及本地化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时空信息智能化生产及应用研发中心项目。
2017年11月,南京市地图勘察研究院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书,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公开发行20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
基于扩张发展的需求,南京市勘测院选择彼时上市,改变公司依靠历史经营积累和银行借款获取资金这类单一渠道的方式。南京市地图勘察研究院时任院长表示,希望通过上市的资本力量,进行融资并购,延伸产业链,实现跨越发展。
与南京地图院同期选择IPO的苍穹数码,实则已在新三板徘徊了数次。
据以往公开报道,2016年4月苍穹数码申请挂牌后,期间经过3次股转反馈仍未成功挂牌新三板。究其原因,涉及实物出资情况、涉及诉讼进展情况、股东资金占用情况、对外投情况、审计报告等多方面因素。
虽迟迟难以挂牌,但作为国内第一批拥有甲测资质的民营企业,苍穹数码已经通过进军GNSS硬件和软件领域,展现出在国土、水利、林业、农业、市政规划、环保、房产等领域拓展的野心。
随着地图标注标注技术在地图领域价值愈发凸显,“等不下去”的苍穹数码于2017年1月选择了IPO。据资料显示,苍穹数码与国金证券于2017年1月签署了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与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辅导协议》
出走新三板的不仅仅是苍穹数码。早在2016年1月份,世纪空间曾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但挂牌不到一年,世纪空间便于2016年12月份从新三板摘牌。
世纪空间承担“北京二号”星座在轨任务测控、地图数据接收等运行管理工作,并组织生产数据产品和提供相关服务。世纪空间摘牌的理由是:根据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终止挂牌。
此次科创板的开设为世纪空间多了一条上市渠道。3月27日,世纪空间发布《招股说明书》称,公司拟进军科创板。
在科创板这一“推手”下,中科星图与航天宏图也发出冲刺科创板的信号。3月29日,上交所披露,中科星图拟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获上交所受理。4月12日,航天宏图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并获上交所受理。
事实上,2018年底,中科星图曾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辅导协议,彼时公司计划在主板上市。对于此次“转向”冲刺科创板,中科星图回应称系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决定,“未来公司将大幅度加强自身研发环境和研发能力建设,投资建设新一代GEOVIS字地球项目的规划有利于公司的战略发展”。
看得出,拟上市空间科技企业希望借助合适的上市平台,更好地支持未来公司的战略发展。
然而,从企业发展程度来看,空间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处于跟踪追赶状态,尤其缺少核心技术和服务。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空间科技产业依然存在典型的B2G为主、B2B为辅行业的特征。
不难看出,南京勘测院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江苏地区的To B业务,2015-2017年,公司来自江苏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99亿元、2.79亿元、3.1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51%、90.23%、和83.45%。公司虽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国内主要城市均进行了业务拓展,但总体来说,公司江苏省外业务占比较少,2018 年 6 月末收入占比仅为 14.33%。且应收账款额占比中等偏高。2015-2017年末,南京勘测院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8亿元、1.89亿元和2.28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19%、61.25%和60.57%。
事实上,中科星图目前能够保持持续成长,其上下游存在与公司大股东的关联交易。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中科星图向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2.61%、59.50%、50.43%,其中第一大客户为公司的实控人中科院电子所,销售占比高达20.64%,而第一大股东中科九度也为其销售贡献了478.16万元,占比达1.34%。据统计,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销售金额分别达到了1559万元、5895万元、9647万元,占销售收入总额比重的18.48%、26.04%、27.05%。
相比之下,航天宏图难逃单一客户依赖。资料显示,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重要客户,2016年、2017年及2018年,公司来自航天建筑和航天建设的收入占公司年度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5.82%、12.13%和50.21%。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持续提供优质服务以继续获得航天建设、航天建筑合同,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这一现状下,企业正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选择上市板块。中科星图、航天宏图、世纪空间、龙软科技、江苏北人、西安铂力特和国科环宇等申报具有科创属性是科创板,南京勘测院拟申请适合中小企业的创业板,正元地理、苍穹数码拟申请主板。
可以肯定,企业上市意味着拥有更多资源,进而连锁影响企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以中科星图为例,公司主营业务为数字地球,拟以“GEOVIS+”战略为导向。据了解,公司希望通过上市加快收购相关第三方应用方面的企业的步伐,进入到其它相应的领域中。
随着地图标注技术与互联网、地图标注、地图标注等新技术的融合在不断加快,使空间科技领域日益成为科技成果服务应用的重要领域。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上市可以锦上添花,也可以雪中送炭。更多的,上市只是另一轮发展的开始。企业如何进行战略调整、如何蜕变,是需要持续关注的话题。
⊙山火面前,地图地图能否开启绿色生命通道 ⊙航天科工火箭:商业航天国家队“混改”之路 ⊙自然资源部再放机构改革红利:六百城共推城市国土空间规划 ⊙颠覆者再现,地图标注价格大战一触即发 ⊙国资影响初现,合众思壮重掌地图标注地图标注国家队抢占地图星座,“频率战”已白热化 | 航天大会
空间科技企业:野心与焦虑唯上市可解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