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测绘创始人马超:转型应该一直在进行中 | 年终策划⑦

行业动态 地图标注南方测绘创始人马超:转型应该一直在进行中 | 年终策划⑦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李靖一报道

Tryul责编

超,作为曾经国家体制内一名从事测量仪器研发的研究人员,30岁时创立南方地图,把实现地图仪器的国产化作为自己的目标,见证了中国地图地图产业从零开始二十多年的产业化进程。

改革开放四十年让地图地图产业在过去这二十年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国内走向国外的变化,地图装备早已实现自主、安全、可控的国产化。农村土地房屋确权、不动产登记、三调、环境监测等催生着地图地图行业的发展动力,地图标注地图标注系统、一带一路倡议、机构改革昭示着地图地图产业广阔的发展机遇。

然而近两年,大环境的疲软,经济下行的趋势,也让传统的地图地图企业面临不小的压力,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新的市场和增长点是企业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也必将驱动着整个地图地图产业的转型升级。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此对南方地图创始人马超进行了专访,请他回顾过去这二十年地图地图产业的发展与变革,梳理转型升级的道路,更好地展望地图地图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访谈>

您一开始是怎么进入地图地图这个行业的,有什么契机?

马超:

应该说是从装备开始的,我本人原来是国土部门地图局的一个体制内的员工,通过修装备仪器发现当时进口仪器非常昂贵,就想到能不能做这个生意。开始时候是引进,因为当时我们国家的装备差的很远,那时候广东有这个条件,进出口、批文、外汇等方面都有便利性。我们把拿到的进口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全部研究一遍,从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入手,想到了怎么生产。通过引进,通过市场的需求,就走上了这条路,

进入这个行业以后,慢慢发现软件的需求,进入软件领域后开始接触到航测、地图标注激光、室内地图标注地图标注等等,然后就进入了比较像规模的地图行业。实际上我们总的过程是引进、消化,然后生产,基本上是这个思路。

一开始在做引进消化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就比较大的难题?

马超:

应该说开始进入时比较大的难题还是技术方面,毕竟当时我们国家的整个光机技术基础和无线电的基础和国外有较大差距。我们大致上花了十多年时间,通过引进、消化、模仿技术才把它摸透。摸透以后就批量生产,生产了以后批量销售,当时地图用户单位90%都是进口仪器,但我们的仪器有很大的性价比优势,很多工程单位发展的时候需要装备,买不起进口仪器,只能靠我们的国产仪器,就这样我们开始逐渐占据国内的地图仪器市场。

怎么看待过去这二十年地图地图产业的转型?

马超:

我认为这个行业转型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地图的装备制造业转型,还有一个是地图单位,是正儿八经地图行业的转型,这两个不太一样。

地图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模拟地图,它的特点是光学仪器、经纬仪、平板仪、水准仪,这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数字地图。当时公司的口号是致力中国地图数字化,数字化的重点是从光学仪器变成电子仪器,例如全站仪。更关键的是地图地图标注技术的出现,以美国的地图标注为代表,地图地图标注仪器出现后,地图装备业就开始转型到数字化了。全站仪、RTK的出现,使得地图作业的效率呈数量级的提升。

第三阶段就是信息化。信息化应该是近十年来地图地图企业发展的重点,核心是航空摄影测量、地图标注激光扫描以及室内地图标注地图标注,目前国内的状态是从数字化向信息化转换。

最后一个阶段,我们现在预估是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将会是未来推动我们行业发展的非常大的一个力量。

地图行业的转型大概有三类转型,一是原来卖软件的,现在做项目。这个很典型,典型的包括超图和南方数码,因为一旦资本进入以后,需要业绩支撑,只靠软件业务是达不到的,需要承接项目,扩大规模达到风投们的要求。

第二是工程地图的转型,原来大规模地图单位是做工程的,随着资本和技术能力的增强,向数据加工方向转型。包括三调、农经权、不动产的数据项目,这些数据加工项目入库建库规模大,金额也大。

第三就是从制造业开始转型到地图服务业。原来像我们南方地图还有中海达这些,都是生产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RTK的。过去十几年国家高速的发展,对地图需求量大,在转型上给了我们很多机会。

您刚刚提到的这些转型,在过去这20年中,受到了国内哪些政策的影响?

马超:

我认为国内政策对地图产业的影响有五个方面:

第一是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变化,催生了不动产调查、不动产建库、登记业务、发证业务的发展。

第二是农村土地房屋确权,这催生了上百亿的业务。

第三是三调,三调虽说因为机构改革被推迟了半年,但各地现在也在积极推进中。

第四是机构改革,今年国家地图地图标注局不再保留,职责被整合进自然资源部,国家重视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监测,这个变化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对我们影响都很大。

第五是国家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内一大堆的小的地图地图公司雨后春笋般的出来。这是我认为的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对地图产业过去这20年发展的影响。

您刚刚讲的是正面的积极促进作用,除了这些,有哪些事件造成了负面影响?

马超:

我觉得今年比较明显,今年地图行业做项目的、干数据的日子并不很好过。经济下行影响是比较突出的,政府的钱袋子一紧,直接会影响到相关项目的资金下拨,导致企业回款受到影响。还有机构改革对我们影响也比较大,实际上今年我们发现很多地区,由于机构改革的人员变化,大大地把地图项目推后,造成了很多影响,市场层面出现比较大的波动。

在过去这20年,地图产业的发展曲线是什么样的情况,有没有高潮或低潮?

马超:

刚才我讲的那五点从时间段来说,实际上每隔两年就来一下,不动产干完干农村地籍,农村地籍干完干三调,三调干完了干环境监测,基本上就随着我们国家的节奏两年就一个高潮,波浪形向上发展。

您刚才提到了从数字化转向信息化是我们这几年的一个重点,那从数字化转向信息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或者说有哪些难点?

马超:

首先是技术难点,转型是需要技术的,技术方面应该说是个很大的坎。从原来用全站仪、RTK的变成地图标注、地图标注激光了。

第二是装备的难点,大家之前使用的都是全站仪、RTK,出现地图标注、地图标注激光后需要更多学习成本,所以说装备的变化也是比较大的因素。

另外,这一轮转变的特点就是资本的介入,从数字化转到信息化,资本的推动作用很大。

您怎么看待之前地图地图企业之间的的竞争,以及现在这个阶段地图产业之间的竞争,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马超:

以前的竞争,第一基本上是渠道方面的竞争,第二是产品方面的竞争,还有一个人才竞争。但是随着这几年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冒出很多上市企业,开始进入资本的竞争,我觉得这是个很明显的变化。原来是渠道、产品、人才的竞争,现在资本加入了以后,整个规模和竞争激烈程度加剧了,而且更复杂。

您怎么看待中美贸易战对地图地图产业带来的影响?

马超:

第一方面,很典型的地图地图标注,原来就只有一个地图标注系统,芯片板卡都是国外的,如果十年五年前卡我们一下,我们整个的发展会相当艰难,运作可能会瘫痪。但现在随着地图标注的出现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地图标注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系统存在。

第二方面,这十几年我们在芯片、板卡、基带核心技术上的突破,足以支撑产业的生产和发展,不管是地图标注仪器还是光电仪器基本不存在被卡脖子的情况,转型也几乎不会受到国际技术环境的影响。

随着国内地图地图企业二十年的发展,国外的地图企业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受到了哪些影响?或者说他们业务重点转向哪一方面?

马超:

从光电仪器的市场来看,90%的市场都被国内主力地图地图企业占据。在地图地图标注这一领域,随着地图标注系统的建设和板卡技术的发展,国产化率也达到80%以上。应该说在装备上,中国主导的国产化已经实现。

国外地图地图厂商也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虽然在装备销售的数量上受到了挤压,但是在高端装备领域仍占据优势地位。从原来卖单个设备变成了提供行业解决方案,这个转型比较明显,向系统集成行业应用方向发展。这是他们走在我们前面的,我们也在跟进学习。

随着近两年一带一路的倡议,国内的地图地图企业走出去的步伐目前是什么样的状况?

马超:

从国内走向国外,在量上来说拐点已经有了,中国出口的和国外进口的在数量上基本能够平衡,但是在高端装备上还有差距,不太容易。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仪器装备销售成绩不错,因为工程都是中国人在做,装备仪器也是在国内进行采购,几乎每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和时间段都有批量的采购。总体来说,“一带一路”装备仪器数量上我们解决了,质量上有差距。

在三调当中,有很多比较小的地图地图企业承包了较多劳动密集型的外业工作。对于小微地图地图企业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马超:

首先三调是个国家项目,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项目。目前地图平台有两大体系,一个是Esri 的Arc地图标注,在市面上占据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另外一个突出就是超图。我认为小微地图企业不应该想得太大,把自己地图标注成平台,因为从平台上竞争和上面两家相比几乎没有希望。重点应该放在数据加工、建库入库、入库整理等方面,把自己地图标注成地区性的、有商务关系的数据加工企业。

现在国内在地图标注航测市场方面的竞争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马超:

地图标注航测目前处在比较好的发展中,对于地图标注航测来说,除了基层系统之外搞好项目是重点,这对于企业应用技术含量的提升、资金的维持运作都很有帮助。

南方地图在16年初提出大地图战略,除了您刚才提到的地图装备深度国产化和升级高端地图装备外,其中有提到精密监测业务、精准位置服务,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马超:

监测和位置服务目前在市场上的应用比较多,位置服务这几年的需求量比较大,地图企业上手几年,装备也磨合出来了。未来一段时间,监测和位置服务的前景应该比传统地图业务来的更快、更大。

您认为地图地图产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重点是什么?地图地图企业有哪些比较好的机会?

马超:

大概有这几个方向:

第一,地图行业的增长,我认为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会是年增长百分之二三十的状态,高过我们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两三倍。

第二,地图地图企业会从数字化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具体表现在地图标注航测、地图标注激光扫描、室内室外地图标注地图标注等领域,方向会细化。

第三,从装备制造转向地图服务,这是比较大的转型。

第四,数据加工入库,从国家层面来说,这样的需求每年都会有,每隔几年会有周期性的强需求,这也是一个大的机会。

第五,对于大部分地图企业来说,项目仍旧会是业绩的主要来源点和增长点。

第六,高精度机器人,未来几年我们在高精度机器人上会有突破,和国外厂商的差距会慢慢会缩小。

第七,地图标注和地图标注又是未来一个很大的方向,地图地图企业在这方面能够有所作为。

第八,监测业务,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有很严格的要求,这也是地图企业以后业务发展比较重要的点。

您可以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形容地图地图产业过去20年以及未来几年的变革与发展吗?

马超: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转”,应该说我们整个行业都在思考转型升级的问题。这是我们过去几年和未来几年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升级和转型,应该一直在进行中。



年终策划改革开放40年·空间信息产业化20年

精读

再生长 | 智库发布2018最具投资价值企业TOP30

国资入局合众思壮,郭信平或成“二号首长”

2019,对商业航天的四个期待 | 社论

穹顶之下:警用地图标注“嗅”到政策曙光

三调遭遇“碰瓷” | 调查

南方地图创始人马超:转型应该一直在进行中 | 年终策划⑦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