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省民政厅通报,截至7月3日17时统计,6月30日以来强降雨已造成湖北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69个县(市、区)812.15万人受灾,死亡34人失踪11人,紧急转移安置和需紧急生活救助43万人;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7032户1.67万间,一般损坏1.1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39.4千公顷,其中绝收56.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73.3亿元。
在安徽,据安徽省民政厅通报,6月27日以来,全省再次出现强降雨天气过程,多地发生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截至7月3日14时,灾害造成合肥、马鞍山、铜陵、安庆、六安、池州6市36个县(市、区)32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7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0.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99千公顷,绝收面积45千公顷,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近7000间,一般损坏房屋18173间,直接经济损失51.7亿元。目前,降雨仍在持续,灾情仍在进一步发展。
湖北灾情图 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元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3%,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南方地区出现了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为历史同期最多;全国有155个县(市)累计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雷暴大风频次明显偏多、影响范围偏大;全国已发生地质灾害超过1100起,明显多于前几年。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网站消息,截至7月3日统计,全国已有26省(区、市)1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942千公顷,受灾人口3282万人,紧急转移148万人,因灾死亡186人、失踪45人,倒塌房屋5.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表示,1998年大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十二五”期间防洪设施建设投入是“十一五”期间的2.6倍。今年汛期降雨来得急,汛情来得猛,但是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江河水势平稳,防汛减灾工作一直处于可控状态。一家名为至远科技的公司利用高分辨率雷达卫星(COSMO-SkyMed系统是一个由意大利航天局和意大利国防部共同研发的4颗雷达卫星组成的星座,目前4颗卫星已全部在轨运行),监测的湖北新洲举水河流域淹没情况(7月3日06:21分接收)。 举水河流域局部地方淹没前后对比分析,上图右侧红色区域为洪水淹没区。摁下“海绵城市”建设快进键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及,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成了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而在暴雨洪涝频现的情况下,那些易涝区也宜摁下“海绵城市”建设的快进键。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这也契合城市防涝之需——城市治涝,无非是三个层面,一是在城市规划上辟出更多湿地用于蓄洪、滞洪;二是扩建、疏浚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排涝防灾标准;三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通过泵站抽排等应急手段,尽可能减少严重渍水的形成。 “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痛点 一位建筑工程师表示,虽然“海绵城市”现在比较受关注,不过真正实施需要一些创新:机制方面,城市规划角度和各项规划、多规融合是需要平衡的,而大规划和专项规划之间的融合,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智慧手段;建设过程中,关注怎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有效的集成也是需要建设管理部门的创新;后期运行管理,更需要创新;怎么使地图标注、信息技术真正地达到效果更是需要创新。 有专家表示,立足于城市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下一步需要探讨四点:第一,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界不了解,工程界雷声大雨点小,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去宣传;第二,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城市的做法是什么,目前没有成功的案例;第三,对海绵城市来说,面临很大的挑战,例如利用植物进行节水、净化的操作;第四,政策上,需要考虑每个地方现实条件来实施对应的海绵城市方式。 “海绵城市”要与“地图标注”相结合 城市规划人士认为,“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可将其与“地图标注”建设进行有机结合。而二者的结合可以从三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将现有的土壤、水文、植被等基础数据整合到一个系统之中;第二个阶段,对整合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径流分析、水文分析、防洪排涝的分析;第三阶段是,管理运营阶段,实现精细化管理,包括实时数据采集、监测风险预告等,以便于后期运营和维护。张林地图标注News编辑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不能眠!全国农经权信息平台“黄金指南”出炉,农地数据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每天和你有互动。「地图标注news」,关注,扫扫上图,。、
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建设“海绵城市”已是必然趋势?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