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经权信息平台“黄金指南”出炉,农地数据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行业动态 地图标注全国农经权信息平台“黄金指南”出炉,农地数据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有看点的空间地图标注资讯都在这,近日,即将影响测绘地信产业市场的又一重磅政策出台。随着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近日,即将影响测绘地信产业市场的又一重磅政策出台。6月29日,国家农业部正式公开下发《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同一时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总体方案》随之公布。本次通知就平台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措施保障三大方面做出进一步明确。通知要求2016年年底前,率先实现国家级信息应用平台内部试运行,2019-2020年逐步实现全国数据共享和成果应用示范。至此,全国农村土地数据库正以更快速度驶入建设“快车道”,农业“地图标注+”大幕进一步拉开。“农经权信息应用平台”缘何建立?在此次发布的通知中指出,建立中央与地方互联互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应用平台”)意义重大,尤其在全面掌握农村土地承包现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的管理和应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将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系统平台支撑。除此以外,通知要求,各地要把信息应用平台建设作为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提升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按照公布的 《建设总体方案》加快完成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数据的逐级汇交建库和各地信息应用平台的建设运行,实现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从通知看,此次各地将积极组建的信息应用平台主要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做好数据收集、技术服务工作。但在当下数据已然渗透进百姓生活日常点滴的形势下,该平台在国内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一建立,势必为已迟于城市数据应用开发的“农村大后方”进一步打开“数据大门”,包括“农地信息数据库”在内的农村农业“数据服务市场图景”正从梦想照进现实。“全新平台”早有前身2014年3月,国家农业部颁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三项行业标准,正式宣告全国性的确权项目启动开展。一时间,全国试点地区率先在田间乡野邀请国内相关测绘企业单位协助数据采集,各类有关农村土地确权的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也陆续跟进。南方测绘、正元地信等国内多家知名测绘地信企业涉入其中。

如果说之前各地试点跟进的农经权信息管理平台是先行先试的积极探索与推进执行,那么此次“农经权信息应用平台”则是以文件通知、建设总体方案的形式,在平台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功能地图标注,乃至平台构成、技术架构、平台运行应用部署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纲领性、具体化的建设方式与技术标准要求。不过《通知》也指出,各地已有的土地承包信息平台,可以通过升级改造后接入相应的上级信息应用平台。此外,在《建设总体方案》中也提到,各地可立足地方现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基础,加强对已有系统、数据的整合与对接,分运用地图标注技术和云服务模式,创新建设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在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为实现数据共享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平台对接奠定基础。黄金指南“塑形”全新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建设总体方案》内容详实,涉及七大板块内容、28项细则要点,可以说基本成为今后各地实施建设农经权信息应用平台的“黄金指南”。方案提出,信息应用平台要突出四大重点功能:1)集中管理备份的确权登记颁证数据要做到直观展示,实现动态管理、摸清家底;2)土地流转、承包合同、承包纠纷仲裁等管理服务实现网上运行,提供各级农业部门日常业务支持;3)要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经营主体培育、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规划等提供数据支撑;4)推动各级农业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信息服务,支持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查询需求。

此外,在测绘地信行业较为关心的信息平台组成、技术架构、平台运行和应用方面,《建设总方案》也不遗余力提供了细致详尽的“建设指南”。其中,仅“信息平台组成”这一板块就针对“确权登记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平台接入系统、信息共享与服务系统、成果应用系统、平台运维管理系统、基础设施环境和相关标准规范”八大内容一一做详细介绍。包括在信息应用平台运行和应用方面,也分别从“平台部署、网络系统设计、建设运行模式、数据共通共享与信息服务模式”四大内容做清晰具体的建设标准要求。

“路线图+时间表” 平台建设快马加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同样,要建成符合现实需求、覆盖全国、上下互通、资源共享、标准统一的信息应用平台不可一蹴而就。在此次国家农业部下发的《通知》与《建设总体方案》中,对平台建设的进度安排也提出了具体的路线图与时间表。

在职责分工上,国家农业部在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工作的同时,负责规划、设计、开发、部署国家级信息应用平台,制定和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做好全国确权登记数据库的建设管理维护,实现国家、地方互联互通。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市、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则逐级按照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本辖区内数据质量的监督检查,及确权登记数据整合建库和汇交。推进辖区范围内农村承包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及相关业务办理管理服务。在时间进度安排上,《建设总方案》也做了详尽要求。 “十三五”期间,要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并上线运行。具体安排进度如下:争取2016年下发信息应用平台接入技术规范和系统建设规范,2017年下发信息应用平台服务规范,2018年下发信息应用平台交换共享规范,2019-2020年下发成果应用、产品生产和集成共享类技术规范。力争实现2016、2017、2018年分别完成不少于300、600、600个县级确权登记数据质检汇交建库工作,2019-2020年建成基本覆盖全国的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库体系,为全国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应用平台运行提供数据保障。力争2016年底前实现国家级信息应用平台内部试运行,2017年底前实现与部分试点地区省级信息应用平台的接入,2018年底前实现国家级信息应用平台上线试运行,2019-2020年逐步实现数据共享和成果应用示范。此外,在资金保障方面,通知提出,国家级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和运行维护由中央本级财政资金支持,农业部统一组织实施。对项目建设中勘察设计、设备采购、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工程监理等依法进行公开招标采购,各地的数据整合、运行环境的建设、应用平台和相关系统的开发等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农地数据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此前,测绘地信行业早有专家学者分析,涉及亿万农民的全国农经权确权工作背后蕴藏着大量潜在的数据成果应用市场机会,产业规模或可达千亿级。不过,在农经权推进确权相关工作的同时,由于低价竞争、财政资金支持滞后等原因,地信人参与的“确权”工作多有诟病粗制滥造、烂尾嫌疑。

此次国家正式出台农经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指南”,对农地数据建库的功能地图标注、技术体系等多方面进行规范要求、统一标准,相信势必对测绘地信产业企业进驻农地数据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来,谁能把握住先机,成为国内“农村大后方”这一广阔市场的主力军成员,这有赖于行业企业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不断提升自身的政策把控能力、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能力、自身领域的技术实力及最重要的——潜在市场的布局眼光。欧阳雯高级编辑力求严谨有趣、专注理性温和。分享空间信息丰富的行业观点,做行业周边的深度观察。每天和你有互动。「地图标注news」,关注,扫扫上图,。

全国农经权信息平台“黄金指南”出炉,农地数据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