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地图标注 极速云引擎》——这是苏州超擎图形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刚刚过去的2016(2016地图标注开发者大会)上,做的一场有关时空地图标注、图形图像处理的前沿技术解析主题报告。
2014年以前,超擎图形还是一家 “血统”纯正的地图标注行业企业。不过,这两年,靠着自身在时空数据、图形图像技术领域的深挖与开发,企业正在跨界转型的路上越走越快。在与公司总经理董福田的专访对话中,我们似乎瞥见了这位企业跨界转型的带头人对地信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跨界融合的方向预判。我们希望,在这篇文章中,能通过目前业内已经“跳出去”先行先试的优质企业,与更多地信行业的前行者们分享、探寻行业转型升级的思考路径。以下是记者对董福田的采访实录:技术+模式+机遇 划出转型成长曲线 :我们了解到,2014年超擎图形就悄悄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首先,能否简单评价一下近两年企业的转型成绩? 董福田:2015年我们的发展还是可以的,利润上算下来实际收益有1000多万。虽然成绩和我的预期相比还有差距,但因为是第一年,加之是在放弃了原先地图标注平台和行业项目的基础上,跳出来合作做基础技术服务市场,所以还是有一定难度与挑战的。总体上,我认为还是满意的。 :第二个问题也是眼下众多测绘地信企业比较关心的。当下的测绘地信企业若要寻求成功转型或是新兴发展,您认为,具备哪些要素才能划出漂亮成长曲线? 董福田:我认为,关键是技术、模式加机遇。就超擎而言,首先还是技术突破。目前,我们的现有技术不仅解决了超擎之前所在的测绘、地图标注等领域的技术性能上的瓶颈,在其他涉及空间数据、图形图像的领域,也是通用的,是非常底层的基础技术突破。另外,从时机来看,现在社会各行各业和地图标注交融越来越普遍,也成为我们的机遇所在。我们企业本身是有地图标注背景的,这时,我们再专注地图标注和前端的可视化领域,以核心技术的纵深突破来解决一些问题,很好地服务各行各业。可以说,现在我们有这样的优势,也具备这样的市场机会。 最后,我认为转型要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相应商业模式,这很重要。因为最终,企业是要赚钱的,必然要想着怎么去盈利。拿我们去年的盈利来说,当时我们公司提出的基本思路就是“前端跟硬件接、后端跟数据接、应用产品直达消费者”。前端跟硬件接,是因为我们有图形图像的引擎和数据处理,都是低耗高效,所以跟移动端结合更有优势。后端跟数据接,是因为最终支撑应用的基础是行业数据。 前端、后端这两者我们切入的都是“行业”。在行业领域里,自然是本行业企业,也就是超擎的合作伙伴的盈利和发展占主导,这并不是支撑超擎的企业价值的支点。所以,我们在商业模式上就有了第三条:应用产品直达消费者。这里的重点在于,要有一款应用产品把这些行业上的应用能引入消费者那儿去,这样就符合超擎往互联网方向走的规划,重点在于搭建“行业间”的服务,也就是说不但支持超擎的行业合作伙伴在本行业的发展,而且在行业间提供增值服务。 从我之前提到的去年第一年就盈利,这个模式应该说经受住了一定的考验,这个商业模式目前还是比较可持续的。 技术优势是关键,“朵朵白云”无痛点 :您讲到转型过程里涉及的几大要事就是做产品、做市场、做合作。首要的就是“产品”。超擎的几个系列产品它们的关键技术优势在哪儿? 董福田:目前我们主要是两个引擎、一个应用。一个是时空地图标注云引擎,还有一个是网络图形图像引擎,另外就是直达消费者的应用产品超擎时空,也有超擎快图。超擎最主要的技术方向还是解决矢量、图形这块的技术问题。这个相关的技术产品叫做超擎时空,也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 不过,在关键技术优势上,这两年我们开发产品最大的突破是我们将技术彻底与互联网做了一个融合,特别是在云服务上,目前的“云”往往会发现它更像“乌云”,因为后端的存储、计算、服务压力太大。而超擎更希望做成“朵朵白云”。即任意一个终端上到我们产品的服务里来,95%以上的工作,自己的终端就能完成,而且效率比以前还要快,这就需要很多底层技术和体系架构上的突破,比如,时空数据服务的热力图分析,传统技术有大量运算,服务器会增加太多压力。但我们的产品可以提供任意数量下用终端看热力图,都能做到实时热力分析,秒级呈现,而且是通过索引前端实现。这样,就能支撑更大的融合,更多的数据,获取更快的体验。 所以,本质上而言,超擎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解决数据量、并发量和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解决痛点,就是超擎的价值所在。 跨界融合必然趋势,包容心态做细分植入 :这两天大会上,不少人都提及了“BAT”或是一些外围较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也在地信行业入场布局。您觉得身处同一产业领域,会有压力吗?在这样的市场形态下,我们打算如何在大众细分领域做更多深度植入服务? 董福田:超擎本身没什么压力。因为我们现在的转型也是跳出原有领域,针对更多行业服务。而且,我们更希望各个行业之间进行融合,这也许也是未来大势。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出身地信专业,而是轧钢领域,金属压力加工专业。现在我能从事地信,也是早早做了跨界。其次,就超擎而言,目前我们解决的关键问题技术也是国内外没有的,没有其他家按照超擎的这种模式解决相关的问题,而且,整个理论体系也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机会,而不是压力。 另外,即便是探讨“BAT”和地信领域之间,我们也要从差异角度来观察。首先,地信行业各自都打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在哪儿?可能主要在细分领域。我们的重点不是跟“BAT”拼大众,我们目前可能在细分行业,尤其需要专业行业知识的领域去先行提供服务。现在,地图也好,测绘地信的周边领域也好,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标配。那么这其中的关键机会是什么?就是做“垂直”,垂直到最后需要的是行业数据的支撑。 技术与市场,在“无限与有限”间自如行走 :未来,超擎在对自我发展的期待与技术、市场的布局上,有什么新的目标与规划? 董福田:我们还是比较专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个在行业上做好支撑,支持合作伙伴去建立自己的优势。目前我们把平台代码都开源了,我们自己只做核心突破的方面。另外,我们在超擎时空这个产品上,继续做好行业间的服务。 因为从技术上,超擎始终的思路是,解决无限到有限的问题。也就是说,数量是无限的,但硬件是有限的,解决有限和无限之间的性能瓶颈。如何把瓶颈的问题打通,并不因为数据量,并发量的爆发式增长而形成新的瓶颈,是超擎所专注的。 而从商业模式上,是从有限到无限。我如何以现有的有限行业数量、相对有限的行业数据,现有的产品功能,能够组合出来无限的服务。这就是超擎未来的发展思路。欧阳雯高级编辑力求严谨有趣、专注理性温和。分享空间信息丰富的行业观点,做行业周边的深度观察。每天和你有互动。「地图标注news」,关注,扫扫上图,。
董福田:技术解决无限到有限,市场开辟有限到无限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