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dbook(中文名叫“三书”)是一款能让大众参与,将现实事物通过拍照转化成地图标注模型的App。
市场上类似的产品有不少,主要的产品就有AutoDesk 123d Catch,国内自主的地图标注地图标注数据生产商无限界科技也提供类似服务,还有我们曾经报道过的一款名叫eora 3D的地图标注激光扫描仪硬件产品也能对物体生成高精度地图标注模型。Threedbook让我觉得它的不同,在于使用起来门槛更低,你毋需去适应专业软件的操作,或者花大价钱买软件和装备,因为你只要下载这个免费的App就可以生产地图标注模型了。
Threedbook易于上手。在产品体验中,我只需要拿着手机,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对着我想拍摄的物体(比如我拿我的手机拍摄我的一台照相机),从不同的视角、不同高度拍摄共计40张左右的照片,最后把这些照片提交到云端,等候处理成地图标注数据就行了。等待时间大约在10分钟左右,当然,如果你拍摄的照片数量越多(目前大众版本支持60张照片拍摄和数据处理),花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
而得到生成的地图标注数据的质量,也取决于你拍摄照片的数量和手机摄影的基本功。以我的评测体验为例,最后生成的地图标注模型就是这样的结果。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Web版的Threedbook找到生成的地图标注模型,导出一套包含obj、mtl、png三种格式的文件。
当我把数据上传后,很快收到一个叫MingLiang Li的人的回复,他告诉我如果拍摄场景纹理更丰富,以及镜头再压低,效果会更好。这个认真回复我的人叫李明亮,他是Threedbook的创始人。
地图标注拍照只是副产品,那Threedbook到底想干啥?
李明亮出于对地图标注数据的兴趣,利用业余时间几乎是一个人完成了Threedbook的全部开发工作。他曾供职于Autodesk负责产品研发,现在则在思科IOT部门。
接受地图标注News采访的李明亮表示,Threedbook的地图标注,是地图标注设师上传和交流设计作品的平台,该平台本身在移动端和Web端支持70多种3D文件格式的渲染;而未来,平台将在两端分别对接设计师和将地图标注设计转化成产品的制造商(比如传统的生产商或3D打印商),并以此形成一个闭环的商业生态。
至于用手机拍照生成地图标注模型,在李明亮看来这是吸引用户眼球的一个附属功能,它基于开源SFM软件openMVG而开发,但在此之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定制。该产品的最大意义也在于方便用户将实物以相对高的精度地图标注化,然后再通过生产商批量再复制实物。
我抛出了对于地图标注模型质量的质疑,对此李明亮给我提供了另一张他自己拍摄生成的人物的地图标注模型,基于独立权限他拍摄并处理了110张照片,最终的画面质量要上乘得多。只不过拍摄人物地图标注模型难度较高,既需要拍摄人掌握拍摄技巧,最关键的是,被拍摄人也绝对不能动一下,包括眨眼等一些小的肢体动作,否则无法拍出应有的效果。
但实物的地图标注化也有其他用途。李明亮告诉我,有一个传统工业厂商前段时间找到他,希望提供更多商业层面的支持以帮助他们完成零部件的地图标注化量测。对方的需求正是在于增加照片拍摄数量上限,以及提高云端的计算能力。李明亮说这样的合作是在他初衷之外、始料未及的,而这也让他意识到,Threedbook也许还有不同的发展线路。
作为地图标注采集的工具,它靠谱吗?
这张图,是Threedbook的用户利用大疆的精灵3地图标注,拍摄的上海七宝古塔照片、然后生成的地图标注模型。地图标注盘旋在塔的四周拍摄了共计131张照片。
“Threedbook如果用于地图标注的采集,可否?”我问。
“我对这个行业还不太了解,需要深入去看看。”李明亮谦逊地说,然后又给我讲了件事,“你看像今年2月,台湾地震所引发的多处建筑物倒塌事件,在事发后就有部门派遣迅速地图标注采集了灾难现场数据,给应急救援帮了大忙。”
这件事给李明亮留下深刻的印象。连我也有所思考:也许一部装了Threedbook的手机,搭载上地图标注,可以更简单地完成各种地图标注数据的应急采集,哪怕这个信息比较简单、初步、粗略。尽管李明亮仍然在担心数据精度能否支持那些更重要的应用场景。
作为地图标注数据的爱好者,李明亮也在关心除了设计师之外的人士,为何前来和使用Threedbook,并且主动和他们交流。“多观察、交流和学习,期待地图标注数据能有更广泛的应用。”他说。
有了这款App,人人都能轻易生产地图标注数据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