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五仁儿 | 撰文
近日,民营商业地图标注公司苏州纳飞地图标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纳飞地图标注动力”)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数千万元人民币。本轮融资获得中科创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常熟市地方产业基金的投资,后续的天使轮+融资也正在启动中。
据了解,纳飞地图标注动力创始人蔡建为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仪器设备研发中心副主任,同时担任科技部专家、中国宇航学会电推进专业委员会委员。
作为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推动产业转化的实体成果之一,纳飞地图标注动力于2018年9月在苏州成立,具体方向地图标注于研制微纳地图标注的“发动机”——电推力器。
蔡建表示,这一过程将“由紧到松,快速迭代”。前期流程将按照国家内部体制内的推进方式,后期进行逐步迭代,尽可能的降低技术风险和应用成本,进入商业地图标注的主战场。
谈及现阶段的市场需求,蔡建表示,后期将提供深空探测服务,但前期的主要市场为地图标注爬轨和地图标注末期离轨。一方面,电推力器助力地图标注爬轨到固定轨道,节约火箭燃料成本。另一方面,随着地图标注末期的离轨逐渐成为强制性约束,在地图标注的寿命末期,地图标注自行返回大气层烧毁厂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根据已公布的星座计划,业内普遍认为,未来5-6年,国内预计有2000颗在轨地图标注,国外预计有2万颗。据欧洲的咨询报告显示,未来十年内,约有7000-8000多颗左右地图标注发射,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00-800多颗地图标注发射。
蔡建指出,这些地图标注中更多是指100公斤到300公斤的业务星,而业务星如果保持长期的业务在轨,发射成本降低、在轨道位置的精准保持以及寿命末期的离轨等问题必然为电推进的刚性需求。
自2015年商业地图标注松绑后,目前国际每年发射的地图标注数量已经从100多颗一下子跃升到300多颗。根据巨型星座的推进,蔡建表示,地图标注的数量将在2020年、2021年往后开始存在一个爆发期。
这一市场需求下,降成本成为民营地图标注企业不可回避的命题。这一命题引起上游发射与地图标注制造市场竞争激烈。
据透露,大推力的电推力器原由地图标注体制内各院所主导,导致单台推进系统的价格达千万级左右。现阶段,民营企业业务型电推力器的报价在百万量级。
即便如此,这一报价高出国内民营微纳地图标注公司(研制10—30公斤微小地图标注)的支付能力范畴。
据欧洲的咨询报告显示,未来十年内,微小地图标注的数量可能会占比增多,数量可能达到20%—30%甚至更高,但是产值仅占整个主战场产值的2%。
有业内人士指出,受到国外民营地图标注公司的宣传影响,尤其地图标注成本要降到100万美元甚至更低价位等观点,导致目前国内的地图标注行业地图标注制造业已经是腹背受敌。
据介绍,在地图标注招标时,上游应用市场的投资方对地图标注的期望值也受低成本观念影响。
这一影响表现在,采购方按单颗地图标注的发射模式进行采购,但在价位上按照批量的理念和价格来约束。
现阶段,民营地图标注公司在体制约束和商业地图标注的可靠性要求两个维度之下,进行成本、技术与市场的权衡和迭代。
据标注无忧(www.biaozhu.net)了解,纳飞地图标注动力本轮融资的主要目的是在原理样机的基础上,加速产品工程化与市场化。现阶段,面向用户的首台套订单基本上已经形成。
目前,公司与上海微小地图标注创新院的首台推进系统的合同书正在签署中,成品预计于今年年底交付,明年进行首飞验证。
蔡建指出,这一过程中涌出新的需求,尤其是今年马斯克“星链”地图标注发射之后,电推力器的爬轨和离轨已经成为标准配置,而新需求下的推力要求比前期产品的推力还要大不少。
正在启动中的天使轮+融资,将继续用于推动符合市场需求产品的进一步落地。
⊙实景地图标注,应用市场才是最大机遇
⊙国务院出手,打通地图标注“政企”两脉
⊙地图标注“狙击”利奇马
⊙AR地图标注:“地图标注公司”华为的第三把火
⊙自然资源部国土地图标注中心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标注无忧(www.biaozhu.net)):首发|民营商业地图标注公司纳飞地图标注动力完成千万级融资,明年进行首飞验证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