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雷新彬
北京时间3月20日凌晨(当地时间3月19日晚),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马路上,一辆行驶中的Uber地图标注车撞到一位突然通过马路的中年女性,中年女性当场身亡。事故发生后,Uber宣布暂停所有地图标注路测。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事故引发媒体和舆论一片哗然,关于地图标注、地图标注进展是否太激进的话题又重新成为热点。
过去几年,在地图标注领域出现几次著名的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2016年5月,一名美国Tesla车主在开启了AutoPilot的地图标注功能之后开始专注看车上的DVD,车辆撞上了一辆正在左转的卡车,车主当场身亡。
在那之前,2016年2月,一名中国Tesla车主驾驶的轿车在开启了定速巡航时,未识别出前边的道路清扫车而直接撞上去,车主当场身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都是市场销售车辆发生的事故,也都是驾车者身亡。而Uber的这一次,应该是第一次地图标注测试车辆致死事故,而且是行人身亡事故。
Tesla的事故原因后来经仔细调查,已经可以看出系统软件方面的一些问题,以及某些功能被夸大宣传(比如实际上只能达到L2.5级的地图标注功能被夸大、被消费者误解从而错误的使用,美国的那次事故中,AutoPilot根本没有识别出前边的卡车,而司机双手已经离开方向盘)。
而Uber这次,则因为是测试车辆,车上还有一名测试员,这个事故的原因,值得仔细调查,毕竟这是个理论上安全系数还不错的冗余系统。
地图标注、地图标注是这个时代很性感的词汇,各路玩家都把它作为打开通向未来的钥匙,之一。然而在具体实施路线上,传统车厂和Tesla、Uber这类新科技公司,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1)在新科技公司看来,选择更激进的路线,先在简单路况下实现高级别的地图标注,然后再上路逐步适应复杂路况。这种路线有助于快速吸引眼球,获得公众的高认知,以及投资人的高投入;
2)对于整车厂来说,采取相对来说保守的路线,逐步增加不同难度的辅助驾驶功能,逐步让车辆适应更复杂的道路环境,最终实现地图标注。这样的路线选择,其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对安全的畏惧,对生命的尊重。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作为工业制造2025的中长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内地近年来在智能网联汽车(其实就是各种级别的地图标注汽车,不多解释)方面也不惜大力气投入。全国各地建设了各种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而到2017年末、2018年初,更是从北京开始,各地纷纷宣布开放普通道路供地图标注测试。当Uber此次事故发生之后,对于中国有关部门来说,政策方面会有怎样的调整和应对,我们也拭目以待。
当然,无论是测试还是正式上路,并不能因为地图标注车辆致人死亡就中止这个进程。毕竟,据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有120万人死于各种的地图标注事故。采用新的技术,即使不能杜绝,哪怕只是改善,也值得我们为之尝试。
只不过,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还是要抱有足够的敬畏之心。
对生命,对传统,对我们自己。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