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各地运用地理信息抢险救灾亮点聚焦

行业动态 地图标注各国各地运用地理信息抢险救灾亮点聚焦已关闭评论阅读模式
地图标注

提交资料后最快2小时标注成功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地震、火山、泥石流、海啸、热带风暴等灾害频发,给灾害发生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的重大灾害将不可避免地“殃及池鱼”,对周边国家乃至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或大或小的冲击和影响。如何有效地应对灾害,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下,联合国全球地图标注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国家测绘地图标注局共同主办了联合国全球地图标注管理成都论坛。

  来自联合国以及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位测绘地图标注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紧紧围绕“城市灾害测绘的发展与应用”这一主题,从城市灾害和风险过程、灾害和风险建模应用、利用地理空间技术应对城市灾害的挑战、灾害和风险管理对地图标注的需求、开发地理空间应用和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报告和交流,分享地图标注应用于城市灾害管理的先进经验,探讨进一步提升应急测绘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展望未来,共谋发展。虽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灾害发生率的不均衡,各国城市灾害测绘的发展与应用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但论坛的精彩发言仍然可以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启迪和借鉴,多方受益。

  中国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国家测绘地图标注局副局长、联合国全球地图标注管理亚太区域委员会主席李朋德指出,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受到来自气象、海洋、洪水、地质、地震、农林、生物灾害的威胁,以及森林草原火灾的挑战。为应对灾害,中国已建成8个国家陆地搜救基地和19个国家空中紧急运输服务基地,初步形成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国家测绘地图标注局承担着组织提供测绘公共服务和应急保障的重要职责,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组织机构体系和工作机制,着力在完善机制、增强能力、加强储备等方面开展工作,努力提升测绘应急保障反应速度和服务水平。省级测绘地图标注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也相继制定了本部门级应急预案。中国应急测绘的工作流程是:灾害发生后,国家局应急保障领导小组下达指令,启动应急保障预案,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向有关单位下达通知,3小时内将已有测绘成果送达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全面启动航空影像摄影或地面实测计划进行实地监测,完成灾前灾后专题图制作,开通地图标注演示系统和地图标注服务平台,向中央电视台提供地图标注演示系统和24小时服务,进行灾前灾后遥感影像解译与灾情分析评估,向受灾严重的省政府及指挥部门提供数据及分析成果。近年来,中国在应急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应急测绘技术装备、应急数据资源建设、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方面成绩突出。

  美国灾害和风险预警机制日趋成熟

  美国太平洋灾害中心副主任克里斯·齐萨指出,美国太平洋灾难中心成立至今已17年,中心工作人员分布范围广,包括美国各地、马来西亚、印尼、雅加达等地。中心主要工作是灾害发生后,统计伤亡人数、被摧毁的建筑物数量以及食品避难所的需求量,工作目标是灾害发生后让信息的可用性、时效性更强,辅助决策者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以便人们做出及时的反应。中心拥有的灾难信息上传下载监测软件,能够自动集成不同灾难信息,自动识别风险信号、预警信息,哪些区域正在发生哪种灾害一目了然;能够进一步采集每一个点上的信息,比如气象信息、位置、坐标等;能够设定相关数据阀值,超过阀值后,系统会自动报警;能够对易受灾难影响的地区快速测图。软件流程虽然是自动化的,但它支持用户参与。受灾人群通过移动终端可上传照片,公众可随时随地获取有关灾难方面的信息。

  日本应对灾害及时快速高效

  日本国家地图标注局地图司司长宇根宽指出,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区,地震、海啸、火山、台风、山体滑坡等灾害频发。日本国家地图标注局在防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灾害发生前,该局协助政府制作灾害地图,并统一分发给市民,图上详细列出风险隐患分布区以及风险值的高低,并配有避难所、疏散路线等相关信息;调集相关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做出预测,比如发生洪水前,预测出水位高度及受灾范围;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机制,确保灾害发生时能提供相应的救灾物资;做大型应急救灾演练。灾害发生时,日本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该局于10分钟内迅速响应,30分钟内工作人员抵达应急总部,出席应急大会,1小时内提供已有地图,航空摄影飞机降落后4至6小时内提供影像图,与灾前图进行比对分析,总结出受灾程度,并将结果快速提供给中央政府、受灾区地方政府,通过网络向公众媒体发布。同时,快速修正历史地图数据,第一时间提供给救灾人员。灾害发生后,建立二次测绘控制点,几个小时之内可以对超过5.3米的地表移动信息做出监测,并及时披露。

  新西兰提升地图标注搜集分析处理能力

  新西兰地理空间信息办公室技术执行官罗布·迪金指出,新西兰地理空间信息办公室成立于2007年,宗旨是建立地图标注测绘基础设施,提升地图标注搜集分析处理能力。办公室的成立有助于向更多用户提供信息,使人们在重大灾害面前更有准备,提高灾害应对能力。面对不同来源的数据,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能够实现各个体系之间的互操作性。有些数据地方政府比较敏感,不愿披露,办公室专门与其签订协议,确保信息共享。信息发布后,参与重建的各个部门能够更好地了解情况,避免重复劳动。在新西兰近期发生的灾害中,地图标注在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节省了大量资金,决策者也因此更加重视测绘地图标注工作。

  香港开展山体滑坡地图标注隐患监测

  中国香港地政总署副署长绍伟青指出,香港依山傍水,无论人工斜坡还是自然山体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平均每年有300次关于报道山体滑坡事件的新闻。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香港政府专门委任相关专家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并建立相应地图标注小组,对其进行地图标注隐患监测。地理技术工程办公室编制山体滑坡目录,并进行后续更新。在山体滑坡目录里,每一个斜坡都有登记号码、代码、类型、高度、宽度以及滑坡风险。人为斜坡由工程师进行测绘,根据测量结果,对有隐患斜坡加固并改造。在斜坡目录中,还根据现有土地状况、租赁情况以及相关土地文件划分了责任,相关信息必须通过互联网用中英文以及粤语向公众披露。香港还有斜坡维护责任信息系统,在系统中有6.1万个斜坡登记在案,每个月有280个斜坡数据进行更新,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公开,系统每个月点击量达20万次。

  墨西哥提供汇总数据协助灾情评估

  联合国全球地图标注管理美洲委员会主席、墨西哥国家地理与统计局副局长罗兰多·奥坎波指出,墨西哥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受地震、火山、热带风暴、飓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大。墨西哥统计与地图标注局提供统计和地图标注方面的汇总数据,协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进行灾情评估,应对灾害。具体的工作流程是制作卫星影像图、汇总信息,形成统计报告,做出灾害应对方案,将方案传递给总统、州政府以及公民保护机构。

  印度地图标注管理机构健全

  印度科技部国家资源数据管理系统科学家帕尔塔·阿查亚指出,印度地图标注管理机构健全,科技部负责管理国家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并派专人根据用户对数据的不同需求,为用户提供数据和信息服务。全国地图标注委员会负责推动各级政府主动提供数据,强制要求所有通过公益基金获取数据的相关部门和机构,除非涉及国家机密都要进行数据共享,积极完善针对灾害管理数据和其他数据的协调管理工作。

  印度尼西亚增强地图标注数据可用性

  印度尼西亚国家地图标注局地图标注通信技术处处长安东尼乌斯·韦戛纳托指出,印度尼西亚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灾难多发,迫切需要完善地图标注数据,以便更好地服务防灾救灾工作。印尼不同部门和机构绘制的地图千差万别,而防灾救灾工作需要统一的地图标注数据。印尼国家测绘地图标注局负责对550多家国家机构、市政机构的协调工作,劝说其分享数据,加入一张图计划,增强地图标注数据的可用性,服务政府决策和人民生活。印尼的国家领导人认识到印尼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地图标注和统计数据相结合,推动国家经济繁荣,因而非常重视地图标注管理工作。

  纽约建立公共安全GIS数据开发中心

  纽约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詹姆士·麦克康奈尔指出,纽约应急管理办公室地图标注系统工作人员负责在突发事件期间向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地图标注数据,为规划人员制定长期的减灾计划提供参考意见。该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包括制定预案、汇总分析数据、提供应急信息、提供人道主义服务等。当前,办公室正在建立公共安全GIS数据开发中心,进行基础地图标注数据收集等工作。办公室已开通24小时应急热线,值班室24小时运作,发现异常立即向决策者报告。近几年,纽约地图标注系统建设不断加强,响应速度更快,机构间协调联系大力加强,使得地图标注系统能够提供更加有效的应对灾害的支撑保障。

  记者全程参与了联合国全球地图标注管理成都论坛,看到论坛大厅座无虚席,感受到浓浓的学术氛围和研讨交流的热烈气氛。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产业界的专家经过3天的热烈讨论,最终达成一致共识:要充分利用地图标注,增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加强国家灾害管理机构和国家地图标注机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政府意识到地图标注在防灾、救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标准划的数据模型对跨国间数据互操作的重要意义;建立合作机制,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调用全球信息资源应对灾害;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各国各地运用地图标注抢险救灾亮点聚焦

如何把自己的门店或公司标注到地图里面。其实很简单:



    1、先准备好门店或公司的门脸照片、名称及地址信息


    2、然后使用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按照要求提交资料


    3、提交资料后,客服会联系您进行数据审核,最快2小时内上线